擦去井口的浮尘,感受着清晨的宁静,我拎着样桶穿梭在井排路上,时光在我的脚印里留下了一串串痕迹。稍作休息,我放下样桶,用手捂了捂冻僵的耳朵,抬头望向远方。
远方有一座座宁静洁白的井房,有一口口生生不息的油井,有一个个和我一样身披“石油红”的伙伴,当然,也有我们的青春。
翻开日历,回溯过往。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夺油抢产中挥汗如雨,我们在抗击疫情中万众一心,我们在应对低油价中献计献策……越过春夏秋冬,无论我们有多忙,走得有多远,却始终被一种力量牵绊,被一种惦记温暖,被一种责任召唤。这力量,这惦记,这责任,是什么?是对新年的期盼,对美好明天的期盼!
奶奶常说,年是有味道的。
小时候,在我眼里,年味儿是一种期待。它是空气里烟花爆竹硝烟的味道,是混合着油炸糕、油饼油香的味道,是采办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味道,是午夜年饭那幸福温暖的味道。
长大后,在我心中,年味儿是一种情怀,它是游子心头挥之不尽的乡愁,它是父母眼中望子成龙的祈盼,它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陪伴,它是爱人携手相濡以沫的守候。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往事依稀若素月流空。辞旧迎新之时,难得闲暇,坐在时光的茶桌旁,斟满一杯生活的五味杂陈,细细品味着年的味道。
有时,年味儿是酸的。更换掉断股的毛辫子,站在井场上小憩,抬起头,看那远方灯火通明,家家欢聚一堂,我却坚守在岗位之上,不由得感到一丝心酸与孤寂。但随着电机声响起,看着这位“老伙计”又重新恢复了活力,听着管线里汩汩的油流声,我开心地笑了,弯腰捡起地上的工具,向下一口井走去。
有时,年味儿是甜的。忙完了工作,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觥筹交错,其乐融融。轻轻地抚摸着母亲满是皱纹却温暖的双手,向她倾诉着成长的烦恼。母亲淡然地说:“家永远是你可以停靠的港湾,当你觉得生活苦涩的时侯,就回家来,我们会为你‘加一勺糖’。”
有时,年味儿是苦的。打开手机,翻看着一张张照片:这张是我站在冰水里抢修时的背影,那张是我顶着骄阳巡检时小伙伴抓拍的瞬间;还有一张,是我和师傅刚给抽油机刷完漆时拍的合影,那沾满了五颜六色油漆的红工服都没来得及换下……回味过去辛苦劳作的一年,它的味道就像一杯咖啡,入口微苦,但却回味无穷。我喜欢淡而有味、苦而醇香的咖啡,也喜欢这样的生活。
有时,年味儿是辣的。夜深人静时,我拿出《工作记录本》,认真地总结着过去一年的收获,不经意翻开扉页,上面醒目的“先开后关”4个字仿佛在提醒着我什么。那是第一次量油时,我粗心地倒错了流程,险些酿成大祸,师傅一把抢过扳手将流程倒回,狠狠地冲我喊道:“不要命了?你知道油水喷出来有多危险!”我的脸火辣辣的,霎时流下了委屈的泪水。那天回到家里,我把“先开后关”这4个字写在了《工作记录本》上。
爸爸常说:“年,总是要过的。”站在时光路口,品味人生百味,这其中有心酸、有苦涩、有欢笑、有泪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年味儿。在憧憬中,缓缓合上过去的书页,徐徐翻开崭新的篇章,握着笔,想要为新年的自己写下点儿什么,却在不知不觉中睡去。待到醒来,朦胧中瞥了一眼书页,不知何时,上面已经多了一行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来源 大庆油田报
作者 第二采油厂第二作业区 张策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