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像歌谣中所说,过了“腊八节”,除夕的脚步就近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年味儿跟小时候大有不同,但“年”一直意味着团圆、热闹。随着年纪的增长,现在常常怀念小时候的年,觉得小时候的年“津津有味”,回味无穷。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杀年猪”。
印象中,农村并不是每家每年过年都“杀年猪”,但是如果有一家“杀年猪”,都会请全村的人来吃肉。
一般进了腊月之后就有“杀年猪”的了,这样猪肉能一直留到除夕,甚至正月十五。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次就是我家“杀年猪”,我家“做东”。在“杀年猪”的前一天,爸爸妈妈就要找好“杀年猪”的各路“豪杰”:有四五个大汉负责抓猪、有一个“专业人员”掌刀、还得有一个“灌血肠”的……这些“豪杰”都是村子里“响当当”的人物。
听说家里要“杀年猪”,邻里乡亲的叔叔婶婶大爷大娘们也会来帮忙。在众人的合作下,“年猪”宰杀完毕,把猪放血拔毛处理好之后,再把猪的头、内脏、骨头和肉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各持其用。厨房的“女将”们也不甘示弱,妈妈和婶婶阿姨们在后厨烧水,备菜,主角是猪肉,但是还需要蔬菜来搭配,而配菜里的王者非“酸菜”莫属了,它跟猪的任何部分都很搭,是猪肉的最佳拍档。
经过大家伙的通力合作,“年猪”的全猪宴上桌了:酸菜汆白肉血肠、土豆炖排骨、猪头肉拍黄瓜、五花肉蘸蒜酱……小孩儿们上餐桌之前就已经对桌上的菜垂涎三尺了,把一块儿肉放进嘴里,软滑酥嫩、肉汁四溢、口感饱满、回味无穷。大人们坐在一起聊着这一年来农耕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对未来一年做一下美好的憧憬和规划,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味,也享受着“年”给大家带来的喜悦和氛围。
自从求学上班之后再没有品尝过这么美味的“年猪”,每每过年时都会回味,会怀念。现在年三十一家人围在一起看联欢晚会,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跟家人们一起“守岁”,成了我们最幸福的时刻。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牛”转乾坤,幸福美满!
来源 大庆油田报
作者 第六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所 王海燕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