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游子,远离故土奔走他乡,在这里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成了父母。可在远方的故土,还有我的亲人,我的至亲,我的父母,他们无时无刻不挂念着自己的儿子。孟郊的诗真正体现了这一点,这首可谓流芳百世,脍炙人口,感情真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哪个母亲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日归来呢?
有一天晚上值班,白天在电脑前坐了一天,几乎一天没怎么走动,手机也没怎么碰,现在已经是智能时代了,手机就是这个时代产物,里面的各种聊天软件和APP则成了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光是年轻人,就是现在的老人也都学会了使用“智能机”,我的父母就在其中,恰恰是今天,我微信里的步数几乎没有动,第二天早上,我的母亲就打来了电话,问我怎么了,为什么没有步数呢,她说:“她每天都在给我点赞,看到我的步数她也就放心了”,之后我跟她一通解释,为什么没有步数,拉拉家常,就挂了电话。我当时没感觉什么,觉得这老太太挺潮啊,比我会的都多,后来细细一想,心里酸酸的,这其实是一个母亲对远在他乡儿子的挂念。父母有时都是无形的,有时你不去细细观察,细细去感觉,你是感觉不到的,很多时候只有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深秋的风是那么凉,让我们早早地穿上了厚厚的棉服,看着遍地金黄的芦苇和树上摇摇欲坠的树叶,心里想到了父母们现在是不是穿得暖吃得好。每当落叶满地时就是快入冬的时候到了,记得小时候那时家里还住的是平房,那时窗户都是木头的,为了使窗户不透风,都要把一条条的白纸,涂上浆糊贴在窗户缝上,家里人都忙乎着,我当时小,负责抹浆糊,老妈老爸负责贴,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日子虽然很艰苦,但我们很幸福。那时的早上很冷很冷,每当我要出门上学时,妈妈总给我裹得严严实实的,有时我感觉要喘不上气来,我一边走一边叫妈妈回去吧,可是她一直看着我走过家门前的这条小路。这样的回忆真的很多很多,我想我们该回忆过去时光,思念我们该思念的人,我们的父母,不忘他们的养育之恩。
远方,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我的至爱亲朋,有我抹不去的童年记忆,我想念我的父母,我想常伴他们左右,我不禁落泪,可是你们的儿子已经在这片石油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了一个石油人,我在这里知道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我知道我责任在肩,要为我的祖国,为油田奉献青春。
远方,夕阳的余晖照在大地,祈祷父母幸福安康!
来源 大庆油田工会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