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篇】“双减”最好的暑假作业就是——阅读!

2022-07-09 08:20:49 

【第501篇】“双减”最好的暑假作业就是——阅读!

                   /吴慧慧

近期,在研读《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收获颇丰。关于新课标,不仅要听专家解读,更要自己静下心来研读,还可以和原来的课标对比着研读。

研读、摘抄、思考、讨论、实践、再思考。粗粗地读了一遍后,对“整本书阅读”这个词语印象特别深刻。

当碎片化阅读成为了一种常态,思考就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缺少一些深邃。我对此深有共鸣。

整本书的阅读,很有必要。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与鉴赏】中提出:“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可见,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后面不同的学段,也都提到了“整本书阅读”。

阅读,就是一种经典且时尚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成长路径。

“双减”落地快一年了。在“严格控制”学生书面家庭作业的大背景下,正是“整本书阅读”好时光。

中国有悠久的阅读传统,与阅读有关的成语故事及读书的家训和读书方法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孔子的读书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以贯之”“举一反三”“默而识之”等;朱熹的“读书六法”,如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些读书法带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流传至今,依然陪伴着我们的读书生活。

“双减”最好的暑假作业就是——阅读!

   

   暑假务必做好阅读与积累。

“双减”背景下,淡化期末考试,但“阅读与积累”不能淡化,要加强。尤其是“整本书阅读”,从这个暑假开始,必须每天坚持。最近,丑帅丑帅的董宇辉横空出世,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究竟读了多少书,才能支撑起他在直播时出口成章、口若悬河?

阅读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用“观察与思考”阅读好生活中的“无字书”。

2022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不仅在课内,还在课外。只有见得多了,想得多了,才会拥有更多独具真实性、实践性、真情感的习作素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长时间的有意识观察思考变成一种良好习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勤读书,常练笔,读的扎实,写得流畅。

在读中悟,在悟中写。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来练笔;中高年级要试着将自己暑假里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刚开始不要刻意“为难”自己,能写出一些真实感受即可,后期可以加入一些写作技巧。例如:细节与描写,多用“特写镜头”放大“细节”,多用“慢镜头”拆解“细节”,从而让我们笔下的人物跃然纸上,让我们笔下的动物和植物栩栩如生。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阅读,是学生时代学习的基础,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喜欢读书,他曾说,读书是他的生活方式。如何读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利用好时间,坚持不懈。他说,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所以要善读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善于利用好时间。他认为,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

正像荀子《劝学篇》所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暑假,让我们一起用“阅读”的方式开启美好的一天。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第501篇】“双减”最好的暑假作业就是——阅读! 2022-07-09 08:20:49
《夏山学校》读后感 2022-07-09 08:29:18
不可或缺的父亲 ——读《做智慧父亲》有感 2022-07-09 08:30:18
《孟子·公孙丑上》01:孟子的治国理想 2022-07-09 09:53:40
读《万事教育为先》有感 2022-07-09 10:56:44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2022-07-09 12:07:28
谁不曾“孤独走暗巷”? 2022-07-09 10:43:48
静心聆听 润物无声 2022-07-09 10:14:04
《顺着历史学古诗》——读书有感 2022-07-09 10:16:33
阅读的方法 2022-07-09 1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