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姥姥的幸福时光 (中牟县官渡路小学 胡王敏) 姥姥今年六十七了,可以说人生已度过大半,尝尽人事酸甜。从这两年开始姥姥的身体渐渐就不好起来了。前年做了疤痕切除手术,因为疤痕长得太大了影响了她的基本生活,前前后后花了四五千元,姥姥逢人就念叨:“这医院可是不能进呀,太花钱了。”去年,姥姥突发心脏病,病情来得凶险,送进医院就被一次性下了三个心脏支架。幸好,当时是妈妈做主签字做的手术,要不姥姥是宁死也不会做的。因为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三万,医保报销后剩了一万多。姥姥是后来才知道她一场病的花销相当于自己两三年的积蓄,这次她不再逢人就说医院收费太贵了,因为她是心疼,心疼钱,而内心愧疚。妈妈和所有的亲人都劝她说:“别想了,还好命保住了。”“可是这也花得太多了。”姥姥反驳。“知足吧,还好有医保,不然这样的搁以前才没钱治呢。”妈妈道。姥姥不再说什么了。 我知道姥姥为什么沉默,是因为她也同意妈妈的观点。姥姥经常在我面前讲起以前的事情。妈妈和舅舅们小的时候,家里人多,孩子们都在长身体本来就费粮食,加之,还要供养老人,基本上就不剩什么。但最要命的是还要交公粮,那时一项最重的家庭支出。我们这里种大蒜、西瓜一年也就卖四五百元钱,光交特产税就三百多。姥姥说,交税的时候她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背过身没让别人看见。03年,我们国家出台了政策,取消了几千年来的“公粮”。姥姥说,不让交公粮和特产税那年,她高兴得好长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后来,国家对种粮的农民进行补贴。姥姥还拿到了政府的补贴虽然只有三四百元,可是对于太来说却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在她的印象里只有“公家人”才会领到政府钱。高兴得她都恍惚了。 姥姥说,我姨以前在遥远的广州打工,她想我姨是就抹眼泪,心里对自己说等妞回来了再也不让她去了,太远了。现在,我们这里建了许多工厂,姨和舅舅都在那里上班,我姨还成了车间主任呢。姥姥逢人就说:“三个孩子都在身边上班,想见就能见着,她就得活的很开心。” 姥姥的心脏病后续需要经常吃药,主治大夫直接就给她办了慢性病报销证明卡。姥姥拿着卡片,一直念叨:“政府可真明智,这都想到了。”姥姥经常告诫我们要节俭,别不知足。她说,现在时代太好了,都是党的政策好哇,她感觉自己就像生活在“天道”里呢! (注:孩子们在七一到来之际写了“赶考路上”这篇习作,自己一时感触颇多,就写了这篇下水文,果然经历多了,语言再也不轻松不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