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因为怕麻烦 就放弃一个孩子 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中心幼儿园:冯园园 聪聪是我们班的小帅哥,也是一个“小麻烦”。刚入园两周就被全园教师熟知,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可爱的外表,还因为他表现出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 不听指令:老师说的话,他经常像没有听到一样,其他小朋友都在站队他却在其他地方乱跑;其他小朋友去喝水,他却钻到了桌子底下,老师越叫,聪聪跑得越快,等到拉着他时,他却躺倒地上不起来。 不参加集体活动:间操活动时,所有幼儿都在做操,他却一个人跑到大型玩具区撒欢;户外活动时,大家都在一起做游戏,他却跑到其他的地方,任老师怎么叫都不回来。 午休时大叫:午休时间到,所有幼儿都睡下了,他却一个人在卧室的床底下爬来爬去,由于孩子的床比较矮,老师根本够不着,只能趴在床旁边哄他,他不但不出来,还在床下大叫,打扰其他休息的幼儿。 大运动能力需要提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3-4岁的幼儿能单脚跳2米左右,但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聪聪不会单脚跳,每次老师组织跳跃运动时,他不是到处跑,就是跳两下摔倒了。 语言能力需要提升:只会回答简单的问题,比如“你几岁了?”、“你叫什么名字?”,面对稍微复杂的问题,便只会重复,而且说儿歌的时候,吐字不清淅,不会讲日常学过的故事。 家庭情况分析:经过与父母的沟通,我们发现聪聪出现以上行为,家庭教育占很大原因。 父母关注程度不够,聪聪还有一个妹妹,比他小两岁,妈妈的主要精力在照顾妹妹上,对于聪聪关注的很少。爸爸平日工作比较忙,总是早出晚归,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而且下班之后爸爸也想自己调节一下,对孩子的关注不多,没有及时发现聪聪的问题。 家庭教育的态度不一致:聪聪和爷爷奶奶同住,祖辈特别溺爱孩子,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顺着他。为此,家中也经常发生争吵。 母亲情绪的影响:聪聪妈妈一边要照顾着妹妹,一边还要为聪聪的行为发愁,但家中一般都是爸爸说的算,爸爸是退伍军人,脾气不太好,妈妈最近情绪一直不太稳定。 这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和聪聪父母联系,但是家长感觉自己的孩子很好,是老师在较真,故意找麻烦。其实,若真是怕麻烦,我们不用每天向家长说这么多,只需要看着他别出事就行。如何让家长既能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又能让家长积极配合呢?面对以上情况,我们专门组织教师沙龙,商讨如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能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园的真实情况,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尽快成长。经过教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及时记录、整理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 然后,把聪聪父母请到幼儿园,告知家长孩子近期的表现,班级教师将心比心提出建议:带孩子去医院做测评,如果有问题及时请专业人士介入;家庭成员之间一定要统一教育态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要多陪伴、多关注孩子,并和父母达成一致,每周来接送孩子1-2次;如果条件允许,请妈妈抽时间到幼儿园看一看孩子的具体表现,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刚开始聪聪的父母感觉我们事情很多,总是给他们打电话反映问题,像是在告孩子的状。但经过医院的专业诊断,他们终于更清楚的认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也更理解我们的做法,对我们的态度由抵触到感谢。 我们不会因为任何一个孩子的特殊问题就放弃,也不会因为怕麻烦,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只有为孩子长远的发展考虑,他们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