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行记 2022年7月7日星期四 七八个月的时候,逢人就会问:“孩子会爬了吗?” “不会呢。”回答完,我总是要问一下对方宝宝的爬行情况,以及训练方法。 “最好还是让爬,我们老大当时不爬,到现在七八岁走路还绊脚。不爬,以后平衡力不太好。”很多过来人给我传授经验。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的:“没事,现在不爬,以后就直接走了,都一样。” 马上十个月,小许还不会爬行。听着周边人的建议,我当然倾向于会爬行更好,为此,我尝试了好几种训练。我用双手抵着她的小脚,稍微用劲,助力她向前走,但她完全不爬,而是肚子撑地,四肢伸展,抬头向前,用姥爷的话说这动作叫“小燕飞”。为了诱惑她爬行,我在她眼前摆放了“卡通吸盘转转乐”,粉色,绿色,黄色,中心有鱼儿状,有八爪鱼状,甚是可爱,一旋转,发出呼啦呼啦的响声。货到后我很激动,自己先试着玩了几把,又抱着小许玩,她瞪大眼睛看,但一训练爬行,她就对此失去了兴趣,“燕子飞”再次亮相。我接着又想招数,买了一个所谓的学爬神奇——颜色亮丽的海洋系充水垫,枕头形状,我又是兴奋去拿快递,然后拿回来装上水后,可是小许压根对它不感兴趣,一个玩具还没发挥价值就被搁置了。 我几乎放弃了训练爬行的念头,顺其自然吧!反正身边有朋友小时候也没爬直接走了,对行走也没什么影响。就如同她翻身一样,任我如何训练她,都无用,最后自己在七个半月的时候会翻身了,一个星期后又学会了连环翻。孩子有自己的节奏,那就顺其自然吧,我这个老母亲摆佛系心态了。 直到一天,我的同事壮壮妈听说我姑娘还不会爬行,果断对我说:“不行,必须学,晚上我到你家,示范给你看。”壮壮比我们大三个月,早已会爬行,壮壮妈拿视频给我看,“啊——哈——啊——”,只见身穿黑色皮裤的壮壮,在水泥地上爬得起劲。天嘞,这寒冬的天儿,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爬行,孩儿真是能吃苦,我竖起大拇指:“你这个体育老师教导有方!” 晚上到我家,她和我以前一样用手抵住小许的小脚给她助力,她看向我:“就这样,训练!”
我一头蒙:“我就是这样做的啊。” “做的不够,不够多,不够狠,不够有耐心!”她一脸四个不够回怼我,“不要怕脏,不要怕凉,衣服脏了再换,小手凉了没事,只要她运动着就基本冻不着她。放开手,让她爬!她绝对可以!你接下来就是陪着训练!” 我使劲点头,并一表决心:“中中中,听你这个体育老师的,放心,一定训练成功。”所谓术业有专攻,在运动项目上,我听她的。 接下来,我开始了对小许进行爬行训练,一下班我就开始各种方式的训练,壮壮妈说得对,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信心。第一天,没效果。两天,没效果。三天,依然是“小燕飞”……第七天,恰逢周末,我带着她去闺蜜家里玩,小许对黄色的玉米玩具十分感兴趣,小玉米厚度大约两三厘米,她小手恰好拿得住,但是玉米接触地板地面易滑,稍微一碰有股轮到别处去了。“咿——咿——咿——”小许兴奋地尖叫,她踢动双腿,“扑通——扑通——”两个脚尖快速点地,左臂支撑地面,右臂压在胸口,整个身体使劲向前,拖动了一点点,她立马伸出左臂拿眼前的玉米玩具,再一次兴奋地尖叫。一会儿,我拿过黄色玉米向前又摆放了一点,并鼓励她:“加油,加油!”她双臂撑着地,扭头看向我,我再一次鼓励她:“加油,小手向前伸,你可以的,加油!”听完,她再一次重复刚开始努力拖动身体的动作,兴奋地喊“咿——”这一次,她的身体向前明显挪动了一步,一伸手,玉米到手了,结果还没两秒钟,玉米从她的手中滑落下来,她再一次挪动,伸手,玉米钻到了桌子底下。一个星期了,终于有了这惊喜的突破,我异常兴奋,于是利用这个契机,我让他使劲锻炼,一上午她沉浸在玩玉米的乐趣中,我沉浸在她爬行取得巨大进步的幸福中。 第十天,晚上我在书房加班,只听得外面“咿——呀”奶声奶气,不一会儿探出头来,看见我,她兴奋地笑起来,双手拍打着地板,两个小脚不停点地。“啊——啊——”我双臂撑地,拖动整个身体向前,竟然从客厅一点一点爬到了我这里。她的进步,再一次冲击着我的内心。 第十一天,她依然用双臂带动全身爬行,爬累了就换作“小燕飞”。 第十四天,她学会了交换双臂匍匐前行,速度很慢,但终于会爬了! 第二十天,她爬行的速度快了起来。 第二十五天,她开始满屋爬,边爬边玩,垃圾桶成了她的最爱。
这时,小许开启了游乐场的快乐时光。我带着她去游乐场体验尽情爬行的快感,她在水泥地上,爬啊爬。有一个不锈钢隧道,是她的最爱,圆圆的洞勾起了她的兴趣,从这头爬到那头,再从那头爬到这头。只要我有时间,一定带她下来玩,即使那时有时阴天温度低至零下2度。当然在地上爬行,大多时候她的小手确实冰凉,但一摸她后背温热,我就放心了。寒冬每天三四个小时的户外运动,小许不但没有感冒过,反倒还增强了她的体质。大人们看见她爬,就夸:“宝宝真棒,爬得好,爬得溜!”啊,爬得虽晚,但值,不是因为别人的表扬,而是她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训练,学会了新的技能,这个过程本身无比珍贵,我由衷地感谢壮壮妈! 如今再翻看小许学爬行的视频和照片,感慨很多,渐渐明白:养娃,需要耐心,需要陪伴,需要学习,但不必过于精细,广阔天地,由她(他)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