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故事润泽校园
我们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78人。是一所精致小巧而又富有红色底蕴的农村小学。学校的文化墙,涵盖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三风一训。厚德载物,润物无声。我们始终将德育放于首位。以雅成形,以行立神,形神兼备,知行统一是我们的德育目标。之所以说学校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是因为我校建校初期位于水磨农民协会遗址。虽然学校经过数次改扩建,已经搬离了那里,但我校每年清明、十一等时节都会组织学生去那里实地参观,学习,传承本土红色文化。水磨农民协会遗址是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们学校结合党史和水磨本土红色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 我校特别重视对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结合学校实际,凝练出学校精神,“积极乐观、迎难而上”,并将之渗透于课程实施当中。在二七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研究设计了“早期的农民运动与二七”红色育人读本样张,并进行教学设计、展示课录制。 为了实现师生外在一言一行和内在精气神达到双优,学校以课题“红色水磨课程的研发和实施”为引领,通过“课程实施评价”促“立德树人”。学校开设版画、扎染、毽球、足球、建模、编程等课程,让课堂变成德育实践应用的中心场所,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提供丰富的课程支持。 学校廊道、墙体文化强大多调师生参与的主体性,在参与中内化知识、技能与情感,在评价展示中激励个人,并潜移默化影响其他人。而且我们处处体现勤俭节约,用师生们勤劳的的双手妆点我们共同的学习生活空间,倍感亲切。 学校校园里的红色影视推荐,粉笔字和简笔画等,是校园里面最具有文化气息的风景线。老师们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也向学生传递着文化知识和精神力量。 “创意坊”是我们学校特色课程之一:学生在学会扎染腊染版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法的同时,能够进行主题式创作。社团成员结合水磨本土、红色二七爱党爱国为主题制作形式丰富,内容经典的红色作品,诸如党徽,红船,二七塔,李大钊等红色人物铭记在心,红色景物润泽心灵。 学校的走廊里,涂鸦墙面彰显童心。学生以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和疫情防控为背景,用自己的画笔和文字表达自己对英雄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原则就像云朵推动云朵那样,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他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愿我们学校的这抹“红”能够感染、唤醒更多红色青少年茁壮成长,掌握各项本领,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