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我没说话!”睡觉学生如是说 昨天打球时,球友谈及上学期间一位老师这样要求一位学生:上课可以睡觉,只要不打扰正常上课就行。 他问我:“孙老师,你的课堂呢?” “我的课堂不允许学生睡觉!”我回答到,“即便听不懂,也不能睡觉!我精心准备了一节课,他却在我课堂上睡觉,不尊重我的劳动果实。再说,上学是他的义务,也是他的责任,认真听课也是必须做到的。即便听不懂所有内容,能学到容易的知识也可以,但绝对不能睡觉。” 巡查自习课时,会叫醒因睡觉流口水的学生。个别学生醒来第一句话“老师,我没说话!”因为在他看来,只要上课不说话不影响同学、老师上课就行,可以睡觉,可以沉浸式画画、“修理” 学习工具。所以,睡觉也是被老师或者值日班长允许的。 当然,我发现极个别老师的课堂上也有让捣乱学生睡觉情况的发生。对此,我看法不同。 一、课堂是师生所有人共同的课堂,我们应该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这一点是我进入每一个班级需要与全体学生共同确认的第一件事儿。也正因为是所有人的课堂,教师负责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学生负责认真听讲每一分钟。老师不敷衍,学生不懈怠。所以,课堂上,哪些事儿被允许,哪些事儿不被允许,都是建立在这一条共识中。 无论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怎样,无论学生的学习程度如何,课堂就是课堂,跟着老师思路走是必须做到的!我可以从学生眼神中看出他们心思是否在课堂上;我可以判断出学生是否在真正做习题;我甚至可以看出学生在做本科作业还是做其他科作业;我还可以判断出学生在读课本还是课外小说……好像我是火眼金睛,但我告诉学生,自己是近视眼,虽然近视程度不大,但因为每个人是否在认真做事儿,是否在做自己分内之事,能从个人呈现的行为中体现出来,所以,我的判断基本准确。 如果老师没认真备课,你有权利提出质疑,也有权利对老师提出批评,老师必须接受;如果学生没做到分内之事,无论同桌、其他同学,还有老师,也有权利和义务友情提示,不管是动作提醒还是眼神示意,提示之后就需要你改正,而不能“熟视无睹”。 如果学生对课堂知识不理解,老师鼓励学生当堂提出疑惑,欢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治学精神,更欢迎同学之间通过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肯定的是,提出疑惑不等于无端打岔,分散学生课堂注意力。 二、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学生如果生病不舒服,建议请假回家看病。没被家长接走之前,可以趴在桌子上休息。 如果实在瞌睡,可以自己主动站起了。影响后面同学听讲视线时,就到教室后面站一会儿;如果不影响同学听讲,可以站在自己位置上。自己主动站在后面听讲,既不算惩罚,也不算批评,相反还要表扬他的诚实和自律。 如果某位同学因为智力确实有特别大的障碍,允许他/她读课外书之类的事情。但这件事也是为避免伤害此同学自尊心前提下,师生共同默认的。非智力问题的学生,不要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当然,也有类似多动症的学生,管不住自己的嘴,也管不住自己的肢体动作,总是不自觉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或者影响教师正常上课秩序。对于这类学生,确实需要较好的解决方式和方法:攻心为上,孤立为下;耐心为上,冷暴力为下…… 三、每个人能力可以有差异,但态度并无区别。 在此前提下,每位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有收获。既不能因为本节课知识点已经掌握,也不能因为以听不懂为借口,游离于课堂之外。 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完全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可以为自己寻找相关知识的新高度和深度,也可以让老师给自己提建议;学习程度差的学生,可以放弃难题,但对于简单题,须全力以赴。 这就是态度。端正的态度,无论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会无形中产生影响。 在人生学习的阶段,养成努力学习的态度,在工作的时候,就会有努力工作的态度。 所以,因睡觉被叫起的学生就不会说出“老师,我没说话!”这种话。因为他知道,课堂睡觉是不正确的行为。 我的课堂我做主,并非教师是不可理喻的“暴君”,而是在每个人应尽的权利和义务合情合理的状况下,“依法办事”“依法行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