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生活化,语言历程立体化
——小语家庭作业单元设计
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业设计好既能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同样是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符合教材单元整体性编排的特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写作业的兴趣,使学生较全面别是在“双减”政策下,要想解放学生,最关键是要解决作业设计问题,达到作业减负而不减质的目的。
针对作业设计问题,要想达到减负不减质的目的,需要把控好以下几点:
一、要设计好作业的时间
学生做作业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过度学习往往会导致更坏的结果。从研究上来说,完成作业时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时间越长越好。但凡超出了一个拐点以后,学生可能作业做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就越不好。为了尽量避免过度学习情况的发生,老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把控好作业完成时间。
二、作业布置要做到因人而异,要尽可能做到作业分层
作业分层包含作业量的分层和作业难度的分层,也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自由选择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采用激励制度的方法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做好作业,采取鼓励激励的方法让孩子挑战更高难度的分层作业,让孩子在这个挑战中取得成就感。老师要千方百计表扬学生,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挑战。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祖国山河”的主题,编排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三篇课文和《古诗三首》,展现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又没,物产丰富,描绘了南国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介绍了北国四季迷人小兴安岭的景色,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体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的魅力,能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美丽山河的兴趣。
根据以上所述,我把单元主题“祖国山河”的核心素养进行以下分解:
表1: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内容及核心要素
| 教材版本 |
板块 |
单元主题 |
课题内容 |
单元核心要素 |
|
|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育部审定) |
三年级上册 |
第七单元 祖国山河 |
第17课 |
古诗三首 |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
| 第18课 |
富饶的西沙群岛 |
||||
| 第19课 |
海滨小城 |
||||
| 第20*课 |
美丽的小兴安岭 |
||||
| 习作 |
这儿真美 |
||||
| 语文园地 |
·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
||||
依据上表内容,进行了下表单元核心素养的目标板块的细化: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世界各地”核心素养的目标细化
| 单元主题 |
目标板块分解 |
|
世界各地
|
阅读目标: 1. 会认36个字,掌握6个多音字,会写52个字,会写46个词语。 2. 能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 4.摘抄课文中写的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5.能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目标: 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语文园地目标: 1. 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 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3.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4.积累记背古诗《早发白帝城》。 |
单元作业内容设计
第六单元“祖国山河”单元主题“课前预习”、“探究课”作业设计
| 课型 |
单 元 主 题 作 业 设 计 |
备 注 |
|||||||||||||||||||||||||
| 课前 预习 |
一、基础预习:(方法:一标,二圈,三画,四想) 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4篇课内阅读文章,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二、我的疑惑:通过课前读书,我有疑惑要和同学、老师交流: 疑惑一: 疑惑二: 三、挑战自我:如果你学有余力,可以尝试完成下面内容。 1.我从本单元课内阅读积累了一些优美词语和句段。我要与同学交流。
2.我能推荐与本单元相关的一篇优秀课外阅读篇目,还能说出推荐理由。
|
u 本课型的作业安排在课前,学生按要求自主完成。 u 基础预习和我的疑惑为必做作业,挑战自我为选做作业。
|
|||||||||||||||||||||||||
| 探 究 课 |
一、自主学习: 1.默读课内4篇课文,根据学习要求:一画,二想,三收获,进行小组自主学习。 2.学会主动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后,思考:我在自主学习中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1) (2) 二、积累探究: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 2.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4.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三、拓展延伸: 1.推荐课外阅读:(要求:一标,二圈,三画,四想。)(根据兴趣可以自选) 《香港,璀璨的明珠》 《三潭印月》 《红树林》 2.课外阅读积累卡:
四、合作展示: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给别人讲一讲你印象中的祖国山河。 学习提示:利用网络等资源,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以文字为载体,形式不限,小组展示。 |
u 探究课授课时间为4课时左右。 u 自主学习、积累探究为探究课当堂自选作业。 (资源储备提前搜集,当堂选择阅读)
u 拓展延伸和合作展示为探究课的课后展示补充作业。
|
(一)作业设计理由
上面作业的设计是由易到难,由说到写,循序渐进。一是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二是设计开放题,学生既要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又要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一个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写- -段话的能力,这些道题是在完成前面所有任务的基础上完成。上述内容进行了四层训练,层层递进,既进行了语言、思维训练,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
(二)作业实施的补救或改进措施
1.课前预习作业:
鼓励学生小组内互帮互学,合作完成,老师课前抽查并指导完成。“挑战自我”为选择性作业,老师课前可指导拓展阅读的相关文章,适当推荐阅读文本,使更多的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2.探究课作业:
推荐阅读文本时,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不固定,不限制,同时尝试课内与课外文本的对比阅读,感受不同表达方法。
老师可为学生提供平台,指导合作,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资源,如:分配要求和学习提示等。
(四)评价多元化,体现激励性
其实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过程、能力、习惯等往往关注或者实际操作实现的较少,而实践操作题也不能用简单的对、错进行评价。所以,“祖国山河”作业设计中后期的评价细化,以本单元要素达成和目标达成提供了依据,设计了不同课型的评价要素,以便实际实施中进行补救。
在单元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建立符合单元教学模式的单元作业设计已是现在作为一线老师必须思考的课题。如果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能够突破传统,树立整体性的单元作业设计观,掌握单元作业设计的一些方法和策略,那么将离新课程标准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更进一步,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