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2021-12-09 19:43:16 

  答案

——《教师勇气读后感

帕克想要弄明白为什么教学总是令他既兴奋又恐惧,困惑于教师成长总是围绕学历化拔高的教师培训,灌输课程理念内容的培训,学术规范取向的教师培训、名师直观示范、绩效晋级竞争驱动等教师培训……他探索着教师生活的内在景观,由内而外,清晰地揭示智力、情感和精神的互动状态如何使教师的工作达成或走样。他要探寻出加深理解自我理解的方法,进而深化任何像他一样关心教育的人的教学实践。因此,他回顾从事教育工作的30年,并用十年的时间写下了《教学勇气——漫谈教师心灵》。

技术·艺术

对于教学行为的归类,在翻开此书前我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划定:它是一门艺术;不对,它是一门技术!正为教师是技术人员的定位感觉良好时,它却告诉我:“我们正为一种似乎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技术迷惑,我们抛弃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问题都转化为需要解决的外部客观问题,我们相信第一个客观的问题都会有某种技术上的解答。这就解答了为什么我们培养医生来医治我们的身体,而不尊重我们的精神性;牧师成了首席执行官,而非灵魂的指引者;教师只掌握技巧,却不关注学生的灵魂。”教学,它应该是一门关注学生灵魂、帮助学生塑造完整灵魂的艺术行为!

相遇·唤醒

“心灵导师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

每当想及为何会选择教师职业时,我总是会想起五年级遇到的一位语文老师,是她让我觉得成为一名老师似乎是命中早已注定的事。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彩霞满天,我们一群小伙伴在天台玩耍。也不知道是谁问起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长大想要做什么?“我想当个像麦老师一个的老师。”记忆中总是回响着这句话。麦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给我的知识印象全无,可是她却在我心中刻下了一个好老师的形象。也许她就是我的心灵导师,她用她的魅力唤醒了一个孩子的真心。

“回忆当初相遇的情景可能有助于我们重新建立起教学的信心。”

矛盾·和解

文学体裁里,我最喜欢教授古诗词。但是我却总是陷入挣扎与矛盾中:我有时候喜欢一整节课都是自己在讲解,并且享受与学生分享它们时的乐趣。这似乎与课标要求背道而驰。“他的课基本是独角戏,而他的学生只有扮演听众的份儿。”这说的也是我吧,可是这样的课堂就意味着全然失败吗?我疑惑了。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挣脱矛盾的良药,并愉快地与自己进行了和解。我希望我能不懈追求并最终达到与作者所说的:“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

这样的讲授法也许算得上是一种教学勇气?在投入的讲解过程中我让自己的心灵向学生全然敞开,并于某个关节点唤醒学生沉睡的一部分。这在我看来,也许也不算太坏。

模仿·风格

近两年的听课经历我有了个全新的体会:教师课堂的授课风格与执教者的性情大致相仿。也许我没有与被听课者私交的经历,但如果我有感受过他的课堂,我似乎能够揣测出他个性中的某些特点;我们会遇到过一些让自己特别欣赏的教学风格,也会有意识地想去尝试与模仿,效果大部分时候却是东施效颦、难尽人意。为何?

“我开始寻找一种与我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要与我自己的个性整合,就像我导师的教学方式契合他的个性一样——我的导师之所以有魅力,关键在他们的教学方式和他自身之间找到了一致性。”这,就是对体会的最好诠释。

我想:提升个人的教学与艺术水平,也是不断修正与完善个性的过程。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答案 2021-12-09 19:43:16
受益惟谦,有容乃大 2021-12-10 09:43:55
《直面人生的困惑》心得体会 2021-12-10 08:50:30
科学用脑,轻松学习 ——《考试脑科学》读后感 2021-12-10 14:18:00
关于电视剧《不惑之旅》的碎碎念 2021-12-10 17:49:25
青色涟漪 2021-12-10 16:53:26
“双减”背景下让“读思达”在课堂上 ——真实、完整、深刻发生 2021-12-10 16:16:34
幸福感从何而来?​ 2021-12-05 10:04:10
一壶茶 品那场大赛的味道 2021-12-04 10:12:36
幸福树老友 2021-12-04 13: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