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惟谦,有容乃大
———读《学习共同体》心得
郑州航空港区领航学校(南校区去)郭雯雯
读《静悄悄的革命》时我就说过,当时我最大的感受是——情怀——一种来自最纯粹的教育者的情怀。龙应台所书写的那种:“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一个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的那种情怀。读陈老师的这本书时,我又是全程时刻都沉浸在这种感受里。陈老师书中所述的学习共同体,是我到此为止所见所听所想的所有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里,最理想和向往的状态没有之一。我现在是只读这了本书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的我想借用“受益惟谦,有容乃大”这句来概括。我从这本书中体会到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包容。我重点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有经验的教师对新教师的得包容,优秀教师对相对弱势教师的包容。陈老师书中说道: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不应该聚焦于评价执教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好坏,而在于深入的理解课堂的生态,理解学生到底是如何学习的。这样一来,课堂观察者和执教教师是完全平等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有这样的教研模式,才能更好的避免同事之间不必要的内耗。也更有助于卸掉执教教师的自我防御,从而能欣然而主动的进行自我反思,自觉改进教学。也有助于课堂观察者找到自
文库 己进行自我反思的“参照镜像”。从而更好的相互扶持,一同前行。
二、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包容。包容不同的学生;包容学生的不同想法,不同方式,不同速度;包容孩子的个性、情绪。俯下身子,走进学生的世界,打破坚冰层,进人冰山下,真正的站到学生的立场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用足够的尊重包容学生的各种差异及各种差距,给敏感而自尊的灵魂以高度的安全感,使他们放下戒心,稳定放松的进入学习状态。
用足够的时间包容学生缓慢而复杂的学习过程,给深刻的灵魂以宽广的容身之处。使他们能更自由、更深刻、更完整的完成各自的学习过程。
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的包容。家长和教师同属于学生的教育实施者,在这一点上来说应该是强有力的合作同盟,而非对立。所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的包容和谅解十分重要。
四、学生对学生的包容。我觉得如果前两种包容做的足够好的话,靠示范榜样的力量,就能很好的带动包容的班级环境的形成。
五、自己对自己的包容平,我将只一点放到最后,并不是觉得它不重要,相反这个至关重要。要用自己的胸怀拥抱自己的优点,同时就必须先用自己的胸怀接纳自己的缺点。
只有一个能正视自己的短板的教师才能有足够宽广的胸怀的包容教学中的所有美好和不足。
孔子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正所谓“受益惟谦,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