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班级小事处,听教育回响

2021-12-02 09:03:09 

于班级小事处,听教育回响

张喜来


当班级管理落实到具体、琐碎的事务上时,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受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影响,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争执,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给我们个人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无论是为了把班级带好还是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建议我们在安排班级事务之前,仔细琢磨一番,认真推演一遍。

1.做好学生“掉链子”的思想准备  孟子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自己既不想多费心,又想让学生把自己交代的事情办出花来,这本身就不太现实。一方面他们只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和认知做不到时时刻刻与班主任同步;另一方面,即使班主任主动和学生沟通自己的想法,鉴于学生当前的执行力,结果与当初设想也难免会有出入。所以我们不能臆想所有学生都是自己的肚子里的蛔虫,都能非常准确的揣摩出我们的意图,并能严丝合缝做出我们想要的成果。每个学生能力不同,完成的不好很正常,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并鼓励学生下次能做的更好即可。

2.想放手,事前需要做的更多  诚然放手是对学生自由成长非常有利,而当我们把班级事情交代给“一般学生”来做时,切不能事前简单交代或者不管不问。与一般学生相对的是班干部,他们普遍要让我们放心很多。原因无外乎很大一部分中学班干部在小学已经在班干部或者小组长之类的岗位历练过,他们也经历了小学班主任及科任的老师的多年的培养与指导,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学生更能和我们合拍。但不能忽略这一阶段的学生是成长中的学生,他们正在追求个人价值判断和个性审美,也会有思想的独立时候。诚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所认为的: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毕竟研究学生是我们教育人一生要做的课题,所以若想放手,我们需要多俯下身子去了解他们,知晓他们的个性、兴趣以及爱好特长等,再尽可能匹配一些与之个性、能力甚至价值观相吻合的班级事务,结果自然会好很多。

3.真诚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原点 班级有那么学生,班级事务又非常繁琐,每个人都不是神仙,在做不到事事巨细、事事躬亲的情况下,我们免不了与学生发生了矛盾或者冲突。这个时候定不能简简单单就对与错直接判定,还要兼顾到处理矛盾时我们的态度,是否尊重我们的学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莫里斯·比格认为:为了有效地对待学生,教师必须考虑:“如果我在这个学生的年龄并有他的心理环境和有同他相似的顿悟和价值的体系,那么,我将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 所以我们务必真诚与自己的学生沟通自己的真实想法,班级事务安排下去到底是一件任务还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能力,亦或是培养其特长?解开了学生内心的疑惑,进而才有可能取得学生的理解,或赢得学生的支持。

4.深挖尊重的新时代内涵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当前学校教育被功利蒙尘、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面临诸多阻碍的情况下,我们做班主任的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从我们自身做起,洗涤教育功利之心,以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性为起点,尽快在班级里构建平等、和谐、共成长的师生关系,在班级诸多小事处尽可能的考虑到、尊重到自己学生进而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尊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做教育,特别是与学生每天学习、生活在一起的班主任,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这群孩子,我们责任重大。唯有明理,唯有勤自省,方可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引路人,最终成长为一名“大先生”。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于班级小事处,听教育回响 2021-12-02 09:03:09
时光之礼,始于温度 2021-12-01 06:38:24
作业建设,择高而立,向实而行 2021-12-01 15:00:26
秩序感 2021-12-02 09:40:17
秩序感 2021-12-02 09:40:17
秩序感 2021-12-02 09:40:17
心得感悟 2021-12-02 09:43:34
学海无涯,乐享其中 2021-12-02 08:15:23
学海无涯,乐享其中 2021-12-02 08:15:23
行是知之始 2021-12-02 0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