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25天
有些事情,是需要在经历一定的阅历后才能意识到它的必要性,比如,考研。
至今我还记得当初第一次考研失利时的情绪和对父母说的话——“学,我上够了;考试,我也考够了……”。也许这只是自己赌气的话,为求学生涯中第一次狼狈不堪的惨败,但这话中的情绪却的确主导了我人生重要十字路口的选择。从小到大,在学习上,父母一直都不反对我的决定,尽管我能感觉到他们是有遗憾的,但老妈还是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想怎么办都行。”于是,大学毕业我就踏上了工作岗位。那年,我二十一,我的学生十六七岁。
如今,十七年过去了,毕业那年刚出生的婴儿,转眼之间又成为了坐在教室里听课的风华正茂的学生,我只能感慨,时间真是个残酷的存在!
曾经那句满带情绪的抱怨,后来被一次次证明是多么幼稚可笑。无论是否愿意,人这一辈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考试依然时常变换了各种形式地相伴左右。还好,我能够早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尽管站立的位置从课桌变成了讲台,为了做个问心无愧的老师,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与时俱进地学习,虽然不是学生时期那种系统、全投入的形式。只是,考研这个曾经心结,却一直不愿去坦然面对。
有研究表明,人的25-40岁是职业生涯中的快速发展期。看看自己即将超越范围的年龄,突然有种很恐慌的感觉,那一刻,让自己再试一次的愿望突然就无比强烈。于是,年初我给自己立下了个目标。我深知,这是给自己这个本就处在持续旋转状态的“陀螺”又额外增加了驱动,毕竟我早已过了可以一门心思只关注学习的岁月。但是,我还是不想让人生经历留下自己都不满意的残缺。
今年的在职备考,年初时信心十足,如今却紧张焦虑,有时候甚至有急躁抓狂的感觉。中间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天可以分配几个小时在备考中,心里有说不出的充实,但大部分时间来说,充斥的都是满满的要事、琐事,加上开始走下坡路的身体状态,疲惫入睡前都时常带着无可奈何的遗憾。
即便如此,内心深处还是不愿就此提前承认会再次失败。像我这么个倔强不服输的人,一定会坚持到最后时刻。即便是又一次的失利,我相信自己也能够调整心态再度踏上征途。现在的我,没有了早已赌气的念头,有的只是对深埋心底的那个目标的坚持。
最后的25天,写下这篇文,权当是给自己加油鼓励。人生那么短,时光那么快,充实起来才更有意义,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