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学科作业设计的思考

2021-11-24 21:38:29 
关于语文学科作业设计的思考

郑州航空港区高陈小学 刘琦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我们教师越来越重视在作业上的研究,力求在减少学生作业数量的同时不减质量。那么,如何进行作业设计呢,在阅读学习《单元教学设计指南》《透析作业》之后,对于作业设计,结合他人智慧,我想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作业设计要根据语文学科素养来进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在以往作业设计中,我们往往过于重视作业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特征。我认为作业必须贯彻落实语文学科素养,作业的布置不应该单单指课内知识,更多的应该面向生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我们应该关注的,不单单是字词的抄写,文段的背默,而是应该考虑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习得,不单单是看学生都能否说出来自己的情感,更多地是看它能否在真实的生活中产生作用,能否在一生成长中的得到延续。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在夯实学生的课内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多关注学生的素养发展。

二、从课时作业布置向单元作业布置转变

很多时候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是因为很多作业是割裂的,缺乏课与课之间的前后呼应,也缺乏单元整体的融合,当作业被简单的重复叠加,作业量必然就会增大,效果也并不突出。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进行作业设计。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先统筹设计单元作业目标,再将单元目标分解、落实到课时作业目标中。作业里面一般包括常规作业,比如抄默词语,也有重点作业,即围绕单元教学重点设计的作业,其中重点作业目标应该落实到每一课的作业目标中,常规作业目标应该分解、落实到每课的课时作业目标中,通过每一课时作业的实施,使单元作业目标得以达成。

三、作业应可供学生做选择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一刀切”,有时可以提供“菜单式”作业、分层作业,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合适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也能大大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热情,从而提高作业质量。

四、转变作业评价方式

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质量和价值有很重要的影响,有时,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单单只是用来评价学生是否完成及其对错情况,那作业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其实,我们应该在评判的基础上找到学生的“精彩”,也许是思维方法上的创新,也许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对于学生的作业要进行持续的跟进和关注,不仅要看学生的题能否写正确,更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体系、思维方法、学习态度是否得到转变。一味的批判换来的效果也许并不会让人满意,毕竟学生的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扬。转变评价方式对后进生来说,更有其激励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的作业兴趣。

教育的变革已然开启,“双减”背景下的学科作业设计,是我们每个教师要不断探索的道路,转变教学方式,与时代共振,减量不减质,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将不断研修,向更高品质的教育迈进。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关于语文学科作业设计的思考 2021-11-24 21:38:29
让学生因阅读而精彩 2021-11-24 21:02:21
这个孩子怎么了?(二) 2021-11-24 17:05:31
做一名走心的教书匠 2021-11-24 16:36:01
有你皆美好 2021-11-24 16:56:47
数字的一天 2021-11-26 07:56:23
小练笔---表演经历 2021-11-26 13:09:48
难忘的“买卖”游戏 2021-11-25 21:00:24
抢椅子 2021-11-25 20:58:20
@萧亚轩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遭遇那喷薄而出的尴尬吗? 2021-11-24 20: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