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是不是前行路上的借口?
作者:朱海梅
这几天我一直在为一件小事而思考,忙,是不是前行路上的借口。
自古以来便有“女子无才便是德”。我真的弄不明白,没有才怎么会是德?这里的德指什么?听话、温顺、麻木,没有思想……还是在一方天空下,永远地在那个狭小的地方,做着同样一件事。
古代的女子相夫教子,确实不用为生活而忙碌,而现代的女子,不是半边天,是撑起了天空的太多。可是每当遇到爱学习的女子,我都会暗生出几分敬佩来,因为在忙碌的生活中,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要抽出时间去学习,不仅是面对生存的压力,还有来自周围社会的不理解。
我只之所以把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连在一起,是因为在现在忙碌的节奏里,作为时代的新女性,其实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顾及自己的思想成长,在生活的节奏里,大多数人被生活支使得转转团。
忙是我们的口头禅,德是我们追求的高度。
在前行的路上,是忙成了借口吗?
忙,真的太忙,忙得脚都不沾地,但是回过头来,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这些无序的忙,更多是生命的一种消耗,而不是成长。
其实一个女子在前行路上学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工作的还可以说为了工作来补充一下营养,虽然说人人都有学习的权利,而实际是多少人从离开学校,离开教室,基本上再没有摸过书籍,包括课本,一旦进入社会,就开始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新一轮的学习,而与课本上的学习已不在一条线上。
即使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如果不是因为各种团队推着我前行,我是不是也会放弃各种学习的机会,多少年以后,只是年龄的增长,重复着同一样一种生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其实只是时间的重复,而不是积累与积淀,在重复的单调的日子了,早忘记了自己还需要心灵的营养。
而这几天的一件小事,让我不停地反思自己走过的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陌生的朋友加过来,确切地说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因为做自媒体平台的关系,也经常会收到全国各地文友的文章,大多是各行各样的工作人员。
而她不是,是一个农民,只有初中毕业 ,看了她发过来的文章,我真实地感受她多少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一个女人难,做一个爱学习的女人更难,你要学习,可是地要扫,衣要洗,饭要做,孩子要看,老人要照顾,钱要挣,家要有管……不知道世间的女人到底要付出多少,这一切都是应该做的,只有默默地付出,没有报酬,没有荣誉,甚至连一句表扬的话也没有,有的只是岁月的流失,有的只是容颜的老去,有的只是两手空空的失落。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想到了要学习,在真实的生活中听到的永远是:学习能有啥用,能当饭吃?写个东西有啥用?不如去把衣服洗洗。
其实每一个要坚持学习的女人,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有人放弃了,有人坚持了,有人在这个过程中迷茫前行。
忙,是不是心的死亡,心死亡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麻木自我的过程。
所以,我姑且称她为文友,从文章中,我知道了,她初中毕业就务农了,学习写诗、写词、写散文,坚持做一个离文学近一点的人。
那天我们聊天,我把她文章中的错别字发过去,说出她文章中的一些毛病,我以为聊天一定会让她感到一个陌生朋友的真诚,没有想到她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刚才是在喂猪,刚去拉些麸皮回来。”
这应该是多么爱学习的状态,我是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虽然现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而人的精神风貌,还是需要极大的提高,而她未忘记的学习状态,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看到了她,我也想到了一个比较著名的诗人余秀华,因为她写的一些诗虽然很有名,但是我不太喜欢,但是她能在那样的环境之下,追求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不停地努力,最终杀出那个环境圈,这一点儿我还是佩服的。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境地,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结果 ,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可是这些普通的爱学习的女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忙,她们比我们更忙,学习起来更不容易 。
可是我们在前行的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各种各样的理由,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努力,所有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会在人生的路上,变成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而我佩服那些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忘记自己灵魂需求的人。
不要让忙成为前行路上的借口,为了那个最初的自己,还是要努力按照一定的方式与方法去学习。
这不仅是文友给我的精神给养,也是我在前行的路上的反思与成长。
每过一段时间我都要间歇性的迷茫,抵抗迷茫最好的方法与方式是行动,让行动成为前行路上的支撑点,而不是让忙成为成长的最好的借口。
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