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小月 ——特别时光特别的你(一) 文/洛水 当名字不再是符号,爱也不再是口号。 ——题记
听闻她的大名,那时她还在一年级。 我不认识她,只听说过她的特别。 上课不见人,唯有满校寻,随处可游走,时光亦留痕。 之于她,除了同一个校园,我一直以为我们不会有交集。
【1】
交集就在猝不及防中到来。
第一次,空座位。 五年级上册,市质量检测。我监考,她未参加,她不会涂答题卡,她连名字也不会写。 我写了四次她的名字,涂了缺考。
第二次,依旧是检测,已是五年级期末。 班主任把她领进教室,送到座位上。 我终于见到了她,五年间只闻其名的孩子。 看着她歪歪扭扭地在姓名栏写下了“小月”二字,我笑了,这不是她的全名,不过还好,写了,不是吗?
她呼啦啦把卷子上标了几个序号,就开始扰邻。 我看了看语文卷子,题目,估计不会;作文,写事。 “今天你们张老师送你进来的对吧?” 她点点头。 “张老师对你真好啊。” 她两只不太一样的眼睛有点茫然。 “张老师今天早上怎么把你找到,怎么把你送来的呢?” 她正要说,我指了指卷子,让她写下来。 一共也就写了几行,好在磨去了不少时间。
下一场——数学!麻烦事来了,她的确不会。 怎么办?眼睛扫过整个教室,我看到了救星! 彩笔,纸。 想起了曾经班上一个特别的男孩一画就会画上许久,如果她能够? 果然,当我把她唤到跟前时,看到彩笔,她那只眼白多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画教室,画桌子,画黑板…… “小月,你最喜欢班上哪个同学?把她画下来吧!” “我不画!”她嘴巴撅起来。 “那你喜欢老师吗?” 没想到她真动笔画了起来,画出我及脚踝的蓝裙子,画出我及腰的长发,还有两根羽毛般的手臂,走在碧草间,走在群花里。 那天,她带我涂色,认识色号;我带她折纸,撕数学图形……就这样,度过了我做教师以来最特别的监考。
从此,我认识了她,带着累,还有满满的快乐。
【2】
从未曾想我会成为她的老师。
送走了牵肠挂肚六年的班,我遇到了她。 我在假期中规划了无数个关于她的方案,当真正见到她的那一刻,一一被否定。 她课堂竟然挺乖的,虽然看不出她能听懂什么,人在教室里,人在座位上。这对于我,足以。 我决定把她当正常的孩子看待。 课堂,似乎挺好!似乎就只是似乎,延时来了!我竟然还负责他们班! 看到安排的那一刻,我有些恍惚,我能带给她什么呢? 她再也无法像平时课堂那样坐着,大家都在写作业,她没法听别人说话,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于是,前后左右都成了她的根据地。 看着后面女孩被干扰得无法学习,我压住火,尽量温柔地说:“相信小月希望自己做得棒棒的,来,老师计时下,看你多久不说话,只写作业和读书好不好?看看我们能超过多少人?” 第一次,没超过一分钟。 我耐住性子:“小月下次一定会超过一分钟。” 她终于拿出了本,我开始一分钟一分钟公布她坚持的时间,逐渐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最后竟然坚持了四十分钟。 没有扭头,没有说话,但有一个要求,我必须坐在她的对面陪着她。
陪就陪吧!我在为她的进步欣喜着,哪想到这只是偶然。 第二周延时,同样的招数,无效! 扶额,叹息。怎么办?
【3】
人是很容易喜新厌旧的动物,小孩子尤甚。花招需要翻新哦~
突然想起这句话,灵光一闪,她不是爱翻书吗?我就舍弃我的延时阅读时间,陪她好了。 上周,和往日一样,我一进教室,她就跑到我跟前,拉拉我的手,要我陪她。我拍拍她,讲了延时要求,就让她在门口摆了两只凳子。一个是她的,一个是我的。 她迷惑地看着我,等我拿起她喜欢的儿童版《三国演义》时,我问她能不能给我讲,她摇摇头。 “那你想听老师给你讲故事吗?” 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于是,她选,我讲。 她倒也听得开心,后来还和我读《有故事的汉字》,不过仅仅是读她认识的字。 她教,我学。 一个延时下来,我嗓子哑了。 虽然很开心,但也不是事啊,她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这样也是没收获的。
昨天,又是他们班延时。 她早早把凳子摆好,两只凳子挨得紧紧的。还没开始,就拉着我的手,要我和她一起读书。 “不行,等广播操结束!” “不行,等同学们回到教室!” “不行,等我把要求讲完!” 她有些委屈。 终于结束了,她拉着我的手坐下,习惯性把头靠在我的肩头。 依旧先是《三国演义》,讲了两个新故事。等她拿出《有故事的汉字》时,我告诉她,我想和她玩新鲜的,她读字,我把相关故事读给她听。开始不依,看我坚持的眼神,她软了下来。一本书读完,我中间故意错字或者漏字,发现她都能找到。 于是我让她把我包里的《大王鸽》拿出来,我要考考她。 她还是有些犹豫,我寻了篇最短的诗歌。 她读完了,还有些兴奋。终于,第二篇、第三篇……终结了我一人读的局面。
故事还在继续,不过,我再面对小月或者像小月一样的孩子,已经足以让自己用最温柔的声音说:你好!
【后记】 我们都希望遇到一个听话的班,一群省心的学生。 实际上,每个班都会有让你头疼的地方。小月这类孩子是很罕见的,但正是他们,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不过,即使我们遇到的不是小月,可能还有小星、小光等,用一颗接纳的心去感知每个个性化儿童,教育会成为一件美好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