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家长讲师班学习心得

2021-11-01 20:43:27 

正面管教家长讲师班学习心得

贾慧娟

10月28日克服工作上的种种羁绊来到爱有方参加“正面管教家长讲师班”的学习。

三天的课程不长,每一天都是学得紧紧张张,感觉收获是满满当当。

1.认识自己了解他人

热身,让彼此熟悉起来。培训班开始让大家用一张A4纸给自己做一件“衣服”,写上姓名、职业、孩子性别、年龄,写出自己为什么来参加这次学习。然后在这个团队里找出至少三个相同的地方的朋友,并组成5人小组。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介绍成员、塑造型。这样的开场让彼此陌生的人开始走进、开始了解,让后面的活动也做得更顺利。这也是一种链接,与他人、与自己、与环境的链接。

 “上方卡”。让我了解自己。“上方卡”也叫“顶牌”,这个活动让我们静静地听者导师的引导语,进行场景的想象并进行选择,找到自己的上方卡,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性格取向。我选择的顶牌让我知道自己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是“力争优秀型”。

我们这类人在一起写自己的优势总能写很多,写劣势明显写得少,是这种性格的人总是在努力做到最好,潜意识里有“如果我不领先,就说明我不够好。”在他人眼中或许会让感到“傲慢、压力”,即使自己总觉得“我没有给你提要求啊”。

在这个环节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逻辑。清楚了自己为人处事需要加强的地方:放弃自己对“正确”的需要,享受自己努力的过程就好,表扬该表扬的人包括自己,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关注自己拥有的,去做做运动。

2.重新温习了阿德勒的七个核心理念

我们的导师是美丽温婉的蔡卓,她温和、稳定的声音让我内心沉静,她的课堂活跃适中,让我能很好地从她的引导中体会知识的内涵,理解活动的意义,思考操作的目的。非常感恩她三天来的授课、陪伴和启发。

正面管教属于个体心理学范畴,阿德勒提出的核心理念有:A.孩子首要心理需求目标就是价值感语归属感;B.鼓励;C.私人逻辑;D.和善与坚定并行;E.相互尊重;F.社会情怀;G.接纳不完美的勇气;H.错误是学习和成长的最好机会。

有理论的支撑,平时的咨询、讲座或活动才能深入浅出,明白来龙去脉。让我更清楚地知道,在活动指导中运用的哪个理念,知道自己为什么怎么做。

在导师讲授过程中我特别感触这几句话:

孩子感觉好,才能表现好。

出状况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陪伴,怎样陪伴。

给孩子想要的,做孩子的重要他人,认可他,他就会认可自己。

能量无正负,只要是能量就能拿来用。(此句有点深奥理解中)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过去的过不去就形成一种创伤,过去的过去了就是一种成长。

3.初步掌握怎样带活动。作为讲师,之前我做的基本都是知识讲座,虽然课堂中也有互动,仅限于问答。这次的学习让我触碰我曾经不敢尝试的带活动。体验活动可以让学习者内心找到感觉,自我觉察、自我感悟。

一个理论如果能换六种形式去讲解,那才能永久记忆。好难的目标啊,不过我愿意在今后能试试。

PD课堂的四个模块:热身活动;体验式活动;家长互助环节;知识讲解/理论。

通过示范正面管教经典核心活动的带导,帮助学员抽丝剥茧,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拆解活动的带导方式和带导技巧,看到正面管教的深度和内核。

同时,蔡导还用深入浅出的活动来诠释了正面管教里的阿德勒理论基础,并且引导大家看到,正面管教的每一个活动的背后,都有着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底层逻辑。

第二天学习是我们分八个组分别带不同的活动,通过照本宣科、观察、实践加上导师的指导,我有了今后带活动的信心,希望我能尽快地实践,把科学有用有效的正面管教方法传播给更多的家长,让更多的家长受益,让更多的孩子能快乐、轻松地成长。

4.学会带着爱放手,学会表达爱。最后一天的学习成了学习的高潮,蔡卓导师通过活动、体验让我们深深认识到父母不放手,形成的三种不良亲子关系:挟持型亲子关系、寄生型亲子关系、共生型亲子关系。

扭曲的爱让孩子用叛逆、绞杀、毁灭来处理亲子关系。真是很可怕的。

“请爸爸妈妈带着爱放手吧!跌伤的膝盖可以恢复,但是受挫的勇气却会影响孩子一辈子。”一个孩子如果连试都没有试,就被贴上不可以的标签,捆缚者手脚,那是多么可悲。

文静的蔡卓导师课堂上总是充满一种笃定。她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给我们“加餐”,从孩子讲到夫妻关系,从夫妻关系讲到家庭,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家有了更多的深思。

她带着我们做了和妈妈分离、和孩子分离的活动。

和“妈妈”的“分离”,我带着挣扎与不安,但是我还是让“妈妈”离我远远的。我不知道这样的状态好不好,我内心的声音是:妈妈,请放心,我是可以的。

和“孩子”的距离远近,我内心是温暖、舒服。养育孩子就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无论他走多远,无论他是面对我还是背对我,我就是信任,信任他可以!无论靠近还是分开,我都在关注,一直都是待他归巢的港湾,一直都是他后备的力量。

这个活动原本我没有太激动的情感,表达的就是真实的自己。可是在我的搭档贝贝说出我内心的想法时,说出她对我的理解和信任时,瞬间泪奔。

也许他人的理解与信任是我内心最想得到的东西吧。

反思这个活动,我想说,和上辈人相处的日子越来越少,需要倍加珍惜。我们可以转化成行动,如每天一个电话,每周一次身心陪伴,每月一次聚餐或满足老人的一个心愿。重要的是,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让他们放心。

和孩子相处的日子看似很多其实也是越来越少,孩子终究会长大、会有自己的生活,他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倍加珍惜现在时光吧,在可以陪伴的时候教会他可以独立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期待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子的,首先我们先活成那个优秀的样子。

我想起我的孩子,突然意识到我太过狠心了,不曾很主动地和孩子联系,就那么把他扔在北京。从今天起我每周给孩子两个电话,让他知道妈妈是想他的,告诉他妈妈的工作生活,让他安心,更希望听听他的碎碎念。在他没有女朋友的时候,做他的倾听者。

爱有方。爱是有方法的,在有方法的爱中滋养,我们才能更幸福地生活。

最后,感恩爱有方有品质的课程和仪式感满满的组织,感谢蔡卓导师的辛苦指导。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正面管教家长讲师班学习心得 2021-11-01 20:43:27
终身学习 成就成长 2021-11-02 09:48:27
观《建党伟业》、《觉醒年代》有感 2021-11-02 14:53:12
《如何让学生爱学习》读书感悟 2021-11-02 16:06:58
阅读是一场修行 2021-11-02 18:47:25
孩子是天生的谈判家 2021-10-31 19:02:03
校徽是怎样炼成的! 2021-10-31 21:43:34
心之向往,行必有果 --致高二学生的一封信 2021-10-31 21:35:04
双减下的“火眼金睛” 2021-10-31 14:23:10
美食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2021-10-31 12: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