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景剖析 乐乐看到班上很多同学没时间吃早餐,发现了“商机”。他每天下午放学后问班上哪些同学第二天需要面包和牛奶,然后登记下来,第二天,他早早来到超市以批发价买来面包和牛奶,再拿到班上卖给预订的同学。没想到,他的“生意”很好,每天能卖出十多份。正想着是否要“做大做强”,这时,明明找到了乐乐,他对乐乐说:“我有很多好朋友,好多都在别的班呢,如果你答应和我合作,我可以要我的好朋友也照顾你的生意。”就这样,明明和乐乐一拍即合,开始合伙“做生意”,并美其名曰:接受劳动教育,培养财商。 如果您是班主任,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请针对以上情景进行阐述,表达自己的看法,写出自己的相关经验和应对策略。 情景剖析 首先孩子把生意带到学校,就是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这一点不可否认。一个班只有一个孩子做生意,可能影响不大,但如果都这样呢?孩子们还有心思听课吗?如果孩子们在课间10分钟都在做生意进行买卖,上课铃一打立马能全身心投入到听课状态,你们觉得可能吗? 不容置疑,在学校里做生意,经商赚钱是不可取的,我们要调查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他生活的家庭状况,周围人的行为和价值观等,进一步详细分析原因,做出诊断,及时引导孩子该怎样做,给出方向,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给祖国发展,培养出能在各行各业做出贡献的人,学校应以育人为根本。教学生文化知识,教孩子们做人,引领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学生在学校出现经商这种情况,是受到家长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他们认为有钱就有了一切。 因为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形成,他们的很多行为只是在模仿大人,会给孩子造成不该有的所谓“成熟”,我觉得,孩子的思维可以成熟,但心智还是晚熟一些比较好,让孩子们多一天无忧无虑是一天无忧无虑吧。 我们可以从正面来引导孩子该怎样做,比如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赚钱。如: 1.平时把用完了的废纸作业本积起来,拿到回收站能卖到些钱。 2.平时帮父母做些家务,一样几元钱。 3.有时间可以把自己不要了的东西,拿到跳蚤市场(或自己组织)低价出售。 4.考个好成绩,向父母要奖金。 5.去进些报纸卖,一次能买到十几二十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及时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动向,遇事不急躁,先询问情况,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感觉到:我们欠缺的还太多,所以我们要大量不疲不倦的学习——理念的熏陶及行为的塑造,无数量变的积累,终究会有让你有刹那欣喜的质变。相信自己的孩子,也相信自己;相信我的孩子是灿烂季节里最美丽的你一朵花骨朵,而正欣赏这朵花骨朵的自己无疑是最自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