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晴
作者:恒利
今天比较忙:我带班,早上7:20到校,7:45到学校西边十字路口值班护队,8:10结束。第一节听课,第二节上课,第三节整理要上交到表格,第四节改作业,中午餐厅值班到12:30结束,到教室,李老师已经准备带孩子们去操场上玩了,博晗妈妈收拾好正准备离开,我们聊了几句。12:53开始巡视各个班级,到13:15结束。回到班里,路老师正组织孩子们睡觉。我开始打扫教室卫生。13:24去学校门口值班,带回了梓浩到饭盒,13:35带孩子去餐厅吃饭。14:05备课改作业,14:30上课,15:10巡视检查教室卫生,收拾教室,让孩子们做操。15:40 改作业到17:15,到学校西边十字路口值班,18:00结束,回家。期间忘了第二节大课间开班主任会。因为每节课间守在教室整理看护似乎成了我们的常态。还忘了第三节听陈老师的数学课。
今天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胤燃的懂事,每节课孩子在教室或者是走廊遇到我的时候,都很有礼貌的问我:“老师,这个时候你有时间吗?我可以兑换小礼物吗?”每节下课太忙,匆匆收拾教具,让孩子们准备课本,捡拾自己座位垃圾,整理教室桌凳或者收作业,没有时间给孩子兑换。孩子就在我的“等一会”中等到了下午。我在课堂上表扬了胤燃的懂事和礼貌,其他孩子也没有在我最忙碌的时候再粘着我在耳朵边嚷嚷着兑换礼物了,也有孩子开始细声细语地问我:“老师,你有时间吗?可以给我兑换礼物吗?我有十颗奖励星了。”为孩子们点赞!
今天我教孩子一种说话方式:用气发声,这样只有自己和伙伴可以听到,不影响别人。孩子们很感兴趣。每次教室里吵吵的时候,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我没有听到隔壁班老师吼学生或者是“棒棒棒”敲桌子的声音呢?孩子的声音高,我们就希望我们的声音压住孩子们的声音,所以超过他们音高让他们听见我们的声音就成了我们的终极目标。当我教他们用气发生说话的时候,教室里安静了,不用扩音器都不觉得吼的累了。有理不在声高呀!当孩子们声音高的时候,我问他们:“老师教你们怎么说话不影响别人的?”“用气发声。”孩子们回答道,同时就小声了下去;当预备铃响了的时候,我问大家:“这个铃响了,该怎么办呀?”孩子们说:“要静息。”就立马趴在桌子上安静了下来。“上课铃响的时候,要怎么办呀?”“要坐直。”他们立马坐得笔直。看来这个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挺好。
最近,我和路老师改变了策略:上课老师提前一分钟让孩子们把这一节课的课本等用品全部收起来,然后拿出下一节课的课本等物品,再把小凳子推进桌子下面,捡拾垃圾,然后摆桌子。完成这一切之后,在下课办事,喝水等等。如果直接下课,即使提前五分钟让孩子们准备,他们到上课五分钟才可以准备好。这样就避免了时间浪费。这样三天下来,教室里没有一片纸,桌子没有再不整齐过。即使不是我俩的课,我们也是一看快下课就往教室跑。收拾教室或者看护孩子们的安全,及时解决孩子们到问题。
梓浩没有带饭盒,我把他爸爸在群里发的让孩子到门卫处拿饭盒到消息忘了。中午门口值完班,满是愧疚地拿着孩子的饭盒给他,我还在心里一遍一遍问自己:孩子吃饭了没有?一年级到孩子傻乎乎的,会不会不跟老师说呢?他要是因为没有饭盒没吃饭我的失误就太大了!果不其然,如我所料,孩子没有吃饭,孩子看着我点点头的时候,我恨不得把自己掐死——怎么可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我问孩子饿不饿,孩子摇摇头。不饿也得吃!我赶紧拉着孩子往餐厅去,希望在餐厅找到点吃的,我一路还在想,要是没饭,我要带孩子去外边吃饭。结果还好,餐厅正在收拾,还没有倒完。给孩子拿了饼,盛了两杯粥,又煎了两个鸡蛋,一个馒头,看孩子吃的狼吞虎咽的样子,我心里是愧疚,眼里是责怪的泪水噙着。我一遍一遍告诉自己,怎么可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这是个警醒,以后可得注意!我问孩子为什么不吃饭,他说等奶奶,以为今天奶奶会来陪餐。
后来,我才听李老师说,帮我们看班的时候,她就发现这个孩子没有吃饭,也没有饭盒,就用餐厅准备的餐盘让孩子吃饭,结果让孩子去排队打饭多次,孩子始终说自己不饿自己不吃,没法,硬塞也塞不嘴里呀,不吃也就不吃吧。听李老师这样一说,我心里的罪恶感愧疚感减轻了许多,不至于孩子回家说“我没有吃饭,老师也不管我”。但是不管怎么样,给我提了个醒,同时孩子不吃饭这个事也得仔细强调一下了——不管任何时候,不管饭菜是否合你的胃口,你都要吃饭。
下午值班我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执行:上下学期间任何车辆不允许过东边的斑马线。下午就因为个别家长闯斑马线强行把车开到学校门口接孩子,我和他争执了好大一番,还是在学校门口。那个时候我真想有一个一米九的身高。即使不用说话,从身高上就得让他仰视我,或者从一开始劝阻他的时候身高就吓倒他,他就不敢硬闯斑马线了。在斑马线处主席劝他,让他后退,我也劝阻他十来分钟了,结果他趁我劝别的家长的时候,一个加速就跑到了学校门口。我也不示弱,直接跑到了学校门口,直接找他理论,直到他说自己错了,以后注意才拉到。我在想,我是不是太较真太不变通了?如果换作其他带班领导,人家会这样做吗?我是不是太不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这叫不叫带情绪工作?我只知道按照规定办事,就是一个死脑筋。
第三节快上课的时候,悦姥爷来找我拿孩子的防疫针本,给孩子写假条。对于悦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尽力了,我为孩子的遭遇深感心疼和同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吧。她已经28天没来上学了。为此我还专门去她家家访,希望和她母亲沟通之后能让孩子来上学。事情起因是这样的:孩子上学头一天铅笔被同学拿了,告诉老师,孩子硬要了回来;第二天水杯放在桌子上被前边学生碰掉摔坏了;第三天铅笔被同桌借走用到断了铅才还回来,上课又和同桌玩橡皮,把橡皮切的一块一块的。她母亲受不了了,以各种理由:书烂了,橡皮切了,水杯坏了,铅笔断了,男孩女孩拉手了,男孩女孩坐同桌了,作业本太脏了,家里没人接送了,老家有事了,孩子在家可以帮忙看孩子了,一年级三天就要把规矩整好等等各种理由不让孩子上学了。我也是多次劝,上周五放学还专门去她家里家访,就是不让孩子上学。无奈,孩子成了牺牲品。唉,太多的不理解……为什么有的家长这样呢?可以这样轻易剥夺孩子上学的权利,还是妈妈。我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之后,告诉自己,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孩子不能成为我们成年人错误的承担者,他们太小,承担不起,这也不是他们应该承担的。
回家陪妞,准备自己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