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规建立需细化 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中心幼儿园—侯宇帆 常规是每个学期都要进行的工作,新的学期让我对班级的常规有了新的思考:班级常规都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平时的班级常规中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如何进行班级常规的培养和规则的制定;如何做好家长规则,利用家园合力的作用。想要做好班级内的常规,把常规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必须要全面的了解常规并去落实。 全面了解幼儿 我觉得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我们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了解班级常规 想要做好班级常规,首先我们教师要了解班级常规,熟悉各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孩子要达到哪些目标,知道班级常规都体现在一天的哪些环节,入园,早餐,教育活动,午睡,起床,如厕,洗手,喝水,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离园等,包括每一个很小的环节,我们都要考虑到,因为每一个环节都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有秩序的进行。 班级常规存在的问题 我认真思考了我们班目前存在的一些常规问题: 1.一些孩子意识不到什么是规则,没有规则意识。 2.有些规则反复给孩子说,反复督促,可是还是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3.反复的说教孩子不愿意听,也不想去做。 4.有的孩子知道规则,但是有时又会故意不遵守规则。 建立班级常规 首先,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言行举止,都要为幼儿做好榜样,家园教育保持一致。除此之外,也要有同伴间的榜样,老师只要表扬某个小朋友,别的孩子就会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做到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及时发现幼儿中的良好行为。 其次,可以运用讲故事、情景表演、儿歌、游戏等形式给幼儿以榜样示范和渗透学习,尤其是儿歌短小精悍,而且琅琅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的要领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然后,还可以针对一些孩子不容易掌握的事情进行反复强化的练习,并且将物品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慢慢孩子就会养成习惯,形成固定的印象,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孩子就更容易掌握,也更乐于接受。 最后,想要孩子更愿意去接受和遵守常规,就要在制定常规的时候与孩子商量,让孩子也参与其中,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这样制定的常规孩子就不会觉得是我们要求孩子去这么做,而是我们一起商量出来的,孩子就会更愿意去遵守了,也不需要我们那么费力,也不会出现反复的说教孩子不愿意听,也不想去做,知道规则,但是又会故意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了。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同一班级的老师要经常交流与沟通,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反应,常规的内容还应与家长共同进行。无论是孩子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等,我们都要与家长做好沟通,要保持家园一致,这样长期的培养才会为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规则意识。 总之,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它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班级常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体现着班级整体的面貌,也关系到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开展的质量。所以,做好班级常规管理需要老师既用心,又用脑,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将班级的常规工作始终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经验,教师与教师密切地配合,这样才能让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更加出色,让孩子更加安全有序的进行一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