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成长 --读《爱弥儿》读后感 在文化思想启蒙的时期,卢梭开始思考传统教育的弊端和局限,尝试对教育进行创新。在《爱弥儿》一书中,他为我们阐述了何为自然教育,强调了教育并不是约束大众的工具,而是激发大众自我思考的可能途径。本文基于爱弥儿的自然教育历程,解读了卢梭自然教育的深刻内涵,进而从个人角度和哲学角度阐述了《爱弥儿》的阅读思考。 《爱弥儿》一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作者卢梭按照孩子的各成长阶段进行分类探讨,向我们阐述了“何为教育、为什么要教育、如何教育”等内容。在书第一部分,卢梭的主要探讨了婴儿的教育方法,他强调了婴儿的教育要注重现实,尊重孩子的实际需求,教育者并不需要强调自己的个人意愿强加。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卢梭为我们先接受了孩子的智力发育过程,强调青少年此时仍需要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但他们对于周边的事物十分敏感,需要我们推动孩子与世界的接触,加强对事物的认知。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卢梭提出青年时期的孩子在完成触上述训练后,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定的感触能力,因此要开始接受相关的智力和道德教育,树立基础的思想观、世界观。在本书的第四部分,卢梭提出该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摆脱家庭的完全束缚,开始尝试接触社会,因此此时的精神教育就至关重要,要完善他们的品格塑造,向其灌输正确的社会行为准则。在本书的第五部分,卢梭由单一个人教育阐述转为双向情感教育阐述,指出了如果教育孩子看待、处理爱情。此外,针对那个时代男女的社会地位差异,卢梭专项地指出了女子教育的注意点。在封建落后的时代,卢梭创新性按照孩子的不同阶段来进行差异教育,突破了封建教育的壁垒,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爱弥儿》一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仅指出了当时教育孩子存在的弊端和局限,还依据现实社会的影响、孩子心智发展历程进行科学的教育规划,将教育分门别类,完善了对孩子完整品格的塑造和知识的输送。 阅读卢梭对爱弥儿从幼年到成年的教育,我们可以看出卢梭对自然教育的推崇,本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我们应该尊重当时社会、道德体系的影响下卢梭的突破性教育思想:社会在个人之上,但没有个人社会也就不成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是一件终身且规模庞大的事情,孩子是多样的,我们不可能像做饼干一样把他们塞到模具里弄得一模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并不能强求将我们的个人想法强加给孩子。卢梭的自然教育强调了在不同阶段要对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在儿童阶段应该更好地去维护孩子自然的天性,我们不宜用过度早熟的理性思维方法来对待教育。孩子创造的欲望生来即有,儿时随心所欲地涂鸦有益无害,而过早接受硬性的教育会扼杀自由的理想和憧憬。教育应当要尊重孩子的自我思维,因为创作美好、有意义和感染人的作品的欲望,是自我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指出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每个孩子的教育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们能做的不是强加教育,而是通过教育来引导孩子成长。作为教育者,应当要告诉孩子成功是自己努力来的、做人是完全靠自己的,教育孩子要成全他自己,即使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不要活成他自己讨厌的样子。爱和自由是基本人权,爱和自由教育能带出心智正常、人格完整的孩子,仅此而已。我认为卢梭自然教育的深刻内涵大致在于告诉大众:爱和自由教育能够养育出正常地拥有完整自我的人,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热爱什么,而这正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