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沟通,让学校和家庭教育具有一致性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学习感悟 黄河水利委员会小学 张玉萍 在“双减”政策落地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的出现,比如有些家长就真的对孩子的管理上松懈了、放任了! 其实“双减”政策,对孩子的课堂效率要求更高了,对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要求更高了,但是那些独立能力比较差的、精力不集中的、精力集中时间短的、放学回家彻底放松的…… 如果家长认为这个双减政策,就是让孩子“玩”,没有计划性的运动、没有习惯性的阅读、没有自律性的自学、不会独立的思考……这样的孩子,会快速的跟不上学习的进度,更不要说有健康的发展! 双减政策,要求让孩子在课堂上更高效的学习,“如何高效?”是值得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 高效的课堂一定是师生高效的配合,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一定是有提前的预习,孩子对每天的所学内容是熟悉的,是带有问题的学习,带有问题的思考的! 课堂上的巩固练习也一定是限时练习的,课堂上要有质疑、有思考的练习! 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是,没有任何思考的“死记硬背知识”,只是机械的模仿教材或老师或同学,那么孩子的学习只会走入死胡同,差距会慢慢的拉开,因为这样孩子在学习上的智力发展,与年龄的增长不相匹配,与所学知识难度深度的增加不相匹配! 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之后,我就与个别的家长分别电话沟通交流,我发现有的家长就认为,老师不用布置作业,孩子也不会去主动学习,家长不知道如何让孩子去巩固练习,那么孩子回家“就剩下玩儿了”! 这样的学习方式行吗?没有作业,但是自己不会找事儿做,每天做一些疯跑的玩耍,对孩子自身的智力发展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学习和思考,何谈提高?何谈越来越具有创造力呢? 所以一定要与家长多沟通,让学校和家庭教育具有一致性,不仅仅是在学习上,主要是在学生的“习惯养成”的培养上,孩子所具有的一些优良的思维品质,一定是靠学习,高质量的学习,才能养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