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回忆:开采青石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鼎路第一小学 马得朝
姥姥家在山上,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舅舅他们便都以开采青石为生。 开采青石绝对性的一个体力活。各家各户,依山就势,找到一块儿大青石。把石块周围的粘土清理干净,露出石头以后叫来打孔的师傅。在石头上打个洞。装入炸药雷管。然后开始在山谷里吆喝:“准备放炮啦!大家注意准备放炮。”无论是在地里干活的人,还是开采青石的人,或者是路过的人,都会赶紧找个隐蔽的角落躲起来。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点了火,飞快地向远处跑去,一边跑一边喊:“放炮了!放炮了!” 过了一会儿随着一声炮响,只见碎石乱飞。石块被炸碎。一股浓烟伴着一股炸药的气味。劳动的人都开始返回工作面,开始干活,刚才放炮的人,开始用撬杠把石头撬掉,如果石块较大再用大锤把石块敲成小块儿,方便搬运。 用大锤把石头砸开既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用力握紧铁锤的木把儿,对准石头的一个棱角敲上去,石头一分为二。但如果站位不好,敲打的地方不对,或者力度不够,大石头纹丝不动,没有被敲破,但飞溅的碎石头,却足以在你腿上削出来一个个血口子。我曾经尝试过这个工作,结果虎口被震得发麻,小腿腿干被切出来两个小口子,不停流血。舅舅吵我一顿,让我去一边歇着,别添乱。那是我唯一一次用锤砸石头,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但我坐在旁边喝着水,吃着干粮的时候,舅舅一边挥动着铁锤,一边给我讲解着砸石头的技巧。 放炮用的炸药都是自制的,那时候地上上肥料,还有硝铵(化肥名称),但聪明的山里人,把硝铵在机器里磨碎,掺进锯末等易燃物,再配上雷管、导火索,但制成了土炸药。不过他们的炸药比较特殊,都是放在灶台煤火旁边烤着,避免受潮融化,这是我感动很好奇的地方。当然,雷管、导火索都是在政府指定的地方买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积攒的石头足够装满一拖拉机的时候,就装车运到碎石场,在隆隆的机器轰鸣中,大石块变成了小石子;也有些石头被运到了水泥厂,最后变成了水泥;还有的被运到了白灰厂经过锻烧变成了白灰。石子、水泥、白灰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修路架桥盖房修坝,各行各业都离不了。 后来,由于环境污染,破坏山体耕地,还由于存在的安全隐患,雷管、导火索、硝铵等全被禁卖,山里人逐渐都退出了开采青石的行列,开始外出打工。现在,再也看不到山民开采青石的身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