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我做到了吗?
毛杰副厅长在首届“中原教育发展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做‘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都是能成长成才的。我们要站在孩子一生的高度看教育,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我们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使学校成为儿童幸福成长的乐园,让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上课之余,或者临睡之前,我总时会反思着问自己做“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我做到了吗?后进生、问题生、特殊学生我对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关爱了吗?
董佳明,一个不善于和别人交流的男生,上课喜好自言自语,不听老师讲课,只专心致志的读自己想看的书,课下不写作业,不去上体育课,体育课时间总是一个人在教室里鼓捣班班通多媒体,看到老师们和同学们有零食他就想据为己有、并且多次潜入多个老师办公室里、把各种零食和老师们的各类书籍拿走看,还曾经到上体育课班级教室里“扫荡”同学们的零食饮料等,值班老师多次给我说他上厕所总是站在厕所门口小便的行为“有伤大雅”“有碍观瞻”……每天和他有关的事情总的有几大箩筐,没有大事,都是些烦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他的妈妈谈过几次,家庭情况特殊,他爸爸认为他是个“不聪明”,从来就不愿意承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母亲却不放弃,只想给他正常人的教育和生活,只想让他健康幸福的成长成才。我也多次和他苦口婆心的交谈,收效甚微。只有一招较为灵通——那就是告诉他再做那些不好的事情学校就会“扣”他妈妈的工资,他不愿意妈妈的工资被扣发,就会老老实实在座位上坐一节课,之后,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多名老师想让他回家自学“以免影响别人”,我没有同意,因为,我知道,董佳明在教室里听课学习,他妈妈能够正常的上下班,他们家庭的压力就不会很大,这对董佳明和他的家庭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开学的第一天,别人很快就找到了教室,随便的找一个位置坐下来,安静的读书,因为大家彼此还不熟悉,没有人说话。可是教室门口有一个男生走来走去就是不进班,询问之,是我们班的学生——孟昭飞,已经在教室里占有一个座位了,问他为啥不进教室?回答说是从小学时就养成了在教室外活动的习惯,询问了解他的老师和同学,回答是“他小学时父母离异,他跟着爸爸过,爸爸整天忙于生计赚钱,很少过问他的事情,老师叫的急了,爸爸就不问青红皂白的狠揍他一顿。他呢,也早已经习惯了,上课不翻书,不是睡觉就是和周边同学说话,违反学校纪律是家常便饭。义务教育不能开除学生,他有恃无恐,是个老师和班干部头疼的主。”几个“为我好”的老师给我“出谋划策”让我“及早弄走他”“以绝班级后患”。我并不以为然,这样的孩子如果我们把他推向了社会,就是给社会、给国家增添了累赘和隐患。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对症下药、多给予他关爱,转化他,让他早日回到正途上来。
我们要“做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就要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孩子,这不是停留到口头的豪言壮语,而是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身体力行的实际付出——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我打算在星期天的时候到每一个孩子的家里转转看看,看看他们成长的环境,看看他们都读些什么书,看看他们的家长的教育之道……和他们的家长交流教育思想,对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孩子多鼓励表扬,激励其上进心,培养其自强心,巩固其对未来的信心勇气。
想想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这一年就是一场难得的缘分和机遇,需要我们师生都得好好珍惜,我们要对每一个孩子成长负责。
“行胜于言”。想到就要做到,说得好不如甩开膀子干好,让每一个孩子因我的存在变得幸福快乐开心,健康成长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