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单位名称”

2021-10-04 09:42:50 

 理解单位名称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刘加霞)学习感悟

黄河水利委员会小学 张玉萍


在数学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需要在计算的结果处带上“单位”,而有的孩子也经常忘记带上“单位”,单位仅仅是计算结果的“后缀”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给孩子讲清楚“单位”不仅仅是计算结果的“后缀”,而是人们在计量的时候的一个“标准”。


生活中的我们在计量物体的质量、长度、体积等时,要有一个量作标准如千克、克、米、千米、升、立方厘米等单位。


还有在计算数值或比较数值的大小时,也要有一个数值作标准比如个、十、百、千、万……,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等,这些用作标准的量或标准的数,统称为单位,这些单位都有相对应的单位名称。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计量物体的质量、长度、面积等时,根据具体情况用各种不同的计量单位去计量,不能用“单位名称”去计量,但是计量的数值后面都要带上单位名称,以方便人们准确的看到计量的结果。


比如在学完面积和体积之后,在小学阶段会经常有这样的一道题,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体积一样吗?为什么?


很多孩子都会计算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但是这道题侧重点是考察学生对于物体表面积与体积概念的认识,而不是侧重考察计算结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一大部分学生快速计算之后,不加思考的都会说出来“一样”,而他们所说的一样,其实就是计算结果都是216


但是表面积的216,是棱长6cm×棱长6cm×面的个数6216平方厘米。


体积的216,是棱长6cm×棱长6cm×棱长6cm216立方厘米。


面积和体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是计算结果相同,所以有的学生是没有考虑太多的概念的内涵认为一样,而有的学生是不敢确定是不是相等,又觉得相等,又觉得不像等,似是而非的拿不定主意!


每当讲到这个例子的时候,我都会给学生举一个这样的例子,那就是:“一个人的身高160厘米和一个人的体重160斤相等吗?


很朴素的例子,却能让孩子明白是对于两个不同的量的计量,这是“长度和质量”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个就是“体积和面积”是不同的概念,通过这样对比理解,让孩子通俗的明白,两个不同的量的计算结果无法比较大小!


刘加霞老师在这样的问题中,也曾做了调研,文中也指出了“这些学生更加关注公式计算及结果,而忽视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其实出现这样的结果,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有一些没有注意到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在讲二者的概念的时候应该有区别的给学生提醒一下,让他们引起注意,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也能理解这里的不同!


通过具体的例子,他们也能理解“单位名称”不仅仅是计算结果的“后缀”!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理解“单位名称” 2021-10-04 09:42:50
“网课中的他们”都干了什么? 2021-10-04 09:38:14
国庆照顾小侄子 2021-10-05 18:42:47
《我和我的父辈》启发着我 2021-10-04 21:16:48
也许数学也是诗 2021-10-05 15:10:54
《少有人走的路》--寻找自我,与痛苦为伴 2021-10-04 23:35:09
因为从黑暗而来,所以更加向往光明 2021-10-04 23:32:49
愉快的方特之旅 2021-10-05 14:57:26
同情分享是美德 ,伙伴夸奖好人格 2021-10-04 21:53:38
读《学习力就是生存力》有感 2021-10-04 21: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