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姨家里,有一个小小的红皮箱子,她说,这个箱子里是她最珍贵的东西。那里面是厚厚的一摞摞信件。年代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老姨才十几岁,到远离家乡的天津求学。这些信件,就是姐妹们最珍贵的记忆。
“小四:在学校还习惯吗?随信邮寄去50元钱,给自己买吃的。超男已经快2岁,等你回来她就会喊你‘老姨’了。大姐 1989年11月20日”
妈妈和老姨相差11岁,都说长姐如母,妈妈对老姨就像对待自己的第二个女儿。
每次老姨离家,妈妈提前几天就炒好几大玻璃罐子的咸菜肉丁、糖醋蒜和辣椒酱,怕老姨在学校吃不饱。
姥爷姥姥收入不高,老姨上学的学费都是妈妈在供,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也就80多块钱,但是妈妈仍然在开学前上街去给老姨买了新大衣和新皮鞋,生怕老姨因为穿得不好被同学欺负。
妹行千里姐担忧,每次清晨到火车站送老姨,妈妈都会抱着睡眼惺忪的我,目送着老姨很久很久,直到火车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消失在远方,她才抹一把脸上的泪水慢慢抱着我回家。
待刚进家门,她就迫不及待地提笔,希望老姨开学时能第一时间收到家的温暖。

“亲爱的大姐:我很想你,特别想家,想爸妈,还想二姐和三姐,一想你们我就哭。我这学期攒了14块钱,给超男买了一件红色的小裙子,过年我就带回去。很想你们的小四 1990年12月23日”
过年单位分了苹果和橘子,妈妈自己一个都不舍得吃,除了每天给我削个苹果,其他的都用小坛子装得满满的,等着老姨回来。单位分了鸡爪,就因为爸爸拿出来想做着吃,妈妈还跟他大吵了一架,她哭着说:“小四才15啊,就自己在那么远的地方上学,我这个当大姐的心疼她!”
“亲爱的大姐:我有一个生日愿望:想要一个小琴,我同学小莲有一个,能弹《婉君》呢!我能实现这个生日愿望吗?你的小四 1991年6月2日”
“小四:琴买了,让你姐夫给你邮过去了。不能因为玩儿耽误学习,我们都很惦记你,自己在外面要乖。盼回信! 大姐 1991年6月30日”
老姨生日妈妈送给她一架38元的红色玩具电子琴,那时候只有3岁的我羡慕极了,死缠着妈妈要玩儿。妈妈只是摸着我的头:“这是老姨的礼物呢,宝宝不能要。”我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姥姥忙上前搂着我:“就给她玩儿,小四多大的人了,还不懂事!”妈妈拿着毛巾给我擦脸,对姥姥说:“出门在外不容易,小四能高兴,我就高兴!”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发展,人们再也不需要写信了,但是关爱从没有褪色。
2007年母亲被查出来患有子宫癌,那年冬天,母亲在哈尔滨医大二院化疗,老姨得知消息后匆匆忙忙赶到医院,离得老远就向妈妈跑,投在妈妈的怀里大哭。
妈妈还像小时候那样,双手摩挲着她的头:“哭啥,都当妈的人了,还跟孩子一样。大姐好好的呢!”老姨在妈妈怀里抬起头,满脸泪水:“大姐,你一定要好起来!在我心里,你就跟妈一样。我来伺候你!”

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无法深刻理解妈妈那代人兄弟姊妹之间的深情。她们是同一个父母所生,身体里流淌着一样的血脉,从小在一个炕上睡觉,一个锅台吃饭,骨子里难以割舍的是浓浓的深情。
风风雨雨走来,个人的脾气秉性都不甚相同,舌头还有碰到牙的时候,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但是一家人始终是一家人,这一辈子都要相亲相爱,相扶相伴。
今生为姐妹,有缘同根生。见字如见面,珍藏一世情。
作者 第七采油厂第四油矿 张超男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