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间的“契约” 郑东新区商鼎路第一小学郜松瑞 学校自施行午间供餐以来,几乎所有的老师在学生吃完饭以后都要轮流到班里负责学生的午间休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这学期结束,我被分到一七班跟另外两位老师负责这个班的学生午写和午休,时间是从12:40学生吃完饭到14:20午休结束。从接到七班的午餐和午休开始,这个班出现的“奇葩”学生,像王博文、刘文俊熙、蒋子诺、刘浩轩等真让我一筹莫展。这几个学生每个都有自己的个性,要么默不作声,让做啥不做啥;要么不断的汇报别人怎么了;又或者写作业时总说自己没有这没有那……面对这些“奇葩”学生,想“驯服”他们配合老师像大多数学生那样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每次中午学生只要在餐厅吃完饭一进到班里之后就会是乱糟糟的,喝水的、吃水果的、捡垃圾的、去厕所的、打闹嬉戏的……干什么的都有,任凭你怎么去吼,都会被这杂乱的场面给掩盖,就连平时比较乖的学生,也会对你的吼声所充耳不闻。我在想: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可面对这样的局面该怎么办?这也是我那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一次,我偶尔发现班主任盼盼老师在语文课上给学生播放文字故事小动画视频时,班里大多数学生都看的聚精会神。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提前在网上下载一些学生都喜欢看的动画故事、视频歌曲,在学生吃完饭进班后这个时间段,利用班班通设备播放给他们看。第一次尝试后,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会停止各种事情开始看视频,当他们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后,我会暂停视频,开始布置像午写内容、值日安排等该做的事情,这个时候学生很配合、我也很省力。两周过后,每次轮到我在七班看午休时,只要一放视频学生就会逐渐安静下来,一学期下来我们就有了这么一个不成文的“契约”。 看视频、听歌曲这些都是暂时的,终究不能时间太长,老师还有安排课业,学生下午也要有充沛的精力去上课。进入夏季以后,学校也三令五申地强调为保障学生下午上课质量,所有学生要在13:00进入午休状态。制度虽这样规定,但实施起来总那么棘手。每次午休时总有一部分学生不休息,要么说话,要么做一些扰乱别人的事,引得周围的学生频频举手汇报。面对这样的学生,刚开始时我采取的是批评教育措施,但好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又我行我素。后来,我把这几个学生叫过来,郑重其事地对他们说:“如果睡不着,在不打扰别人的前提下可以看课外书或者画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谁表现的好,还可以当我的小助手,来维持午间班级纪律。”采用这一招儿后,效果明显,这几个学生都想在班里表现自己。朱晨晧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小男孩的特点是喜欢关注别人,不认真对待自己该做的事情。有一次我看他表现还可以,就让他出来协助班级的午休纪律,没想到他态度端正、有模有样,对待不午休的学生不仅指出错误,还给出“策略”。后来有好几次,只要我到七班看午休,朱晨晧都会在我面前积极表现,有时是问好,有时是主动捡垃圾,有时也会跑过来擦黑板,直到又一次他明确对我说:老师,今天中午我还想负责班级的纪律。这时,我才忽然意识到原来这个小男孩前面所做的都是为了得到想表现自己的机会,我答应了他,他也很尽心,就这样我和朱晨晧在七班又有了一个“契约”。 朱晨晧虽然很负责,但是我觉得不能总让他一个人来负责班级的午休纪律,一是他还有没完成的作业,二是也要给其他学生机会。后来,我让其他几个学生也参与午休管理,他有时候也出来协助。总的来说,七班的午休纪律比起以往好了很多。通过与学生相处的这两件事情,我感知到: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如何找到他们的兴趣点,以此为“契机”而进行教育教学是每位老师都应该不断去思考的问题。另外,我还感觉到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想被认可的“小天使”,这个“小天使”有些能飞出他内心的小屋,而有些却被外界“恐吓”的始终躲在里面…… (未经本人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