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闲书”?

2022-07-06 21:39:01 

什么要读“闲书”


        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诫我们要读书,那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有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读书能获得知识,读书能找到工作呀。”我也不能说这是错的。宋真宗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如果我们读书的目的只是这样一种功利性的目的的话,那我们接受的就一定是一种成功主义的价值观。其实我们会发现个社会弥漫的都是成功主义的价值观,你要成功,你要出名,就要吃得苦中苦,而吃的苦中苦的目的是为了成为人上人。成功主义将成功作为评估是一切价值的依据,如果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成功,其实很多书是没有必要读的,如果你要学习法律天天读法条就可以了,还需要读莎士比亚吗?如果你要当医生,天天读医书就行了,还要读泰戈尔吗?

        为了当下立刻获得短暂的快感的 那这些短、平、快的,阶段性目标十分明确的都算是功利性的读书,我们在一些特定阶段里当然需要功利性阅读 ,当然是需要功利性阅读的,但是从长久的人生来看呢,我们更需要非功利性的阅读,比如说世界名著,科普读物,人文社科类的书籍等等,那些与我们阶段性目标无关的发自内心的阅读,那才是非功利性的读书,那为什么要坚持这种看似“无用”的阅读呢?我想最能被外化了一点就是它能让我们拥有“共情与敬畏”的能力。成功主义的阅读、功利主义的阅读一定会让人自高自大,孤标傲世,知识让人骄傲 。但是非功利性的阅读能让我们真正的意识到我们的渺小,才能培育我们的谦卑。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并不知道手中的这本书将带我们到哪里去 ,沉浸在书中与作者同游,去看他们所描绘的景象,看到一些日常中你看不到的人和事,仿佛能够体会书中之人的怒哀乐,感知生命的挫折和喜悦,沉浸式的阅读和游历多了,我们仿佛在现实生活中也真的有了这些体验,所以书的积累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我们的共情能力,理解能力和对他人的敬意。

        在当下浮躁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在看到不公、腐朽时经常保持愤怒、充满热情,为正义阵地高呼,那这是青年人的热血和特质,但是也有些时候我们很容易越过呐喊的边界,进入到纯粹情绪的发泄中,甚至是侮辱和谩骂,我们有时候会感慨,为什么在这样的时代里仍然能有保持理智,客观,克制情绪去讲道理的人?而往往我觉得这些理智者可能是爱读书,好读书的人,因为读书不仅使我们拥有了通过文字感知遥远的陌生人所经历的痛苦的这种共情能力,使我们保持愤怒,同时让我们能够去辩证思考,这种痛苦是个体的无奈遭遇,还是可以被避免解决的社会问题。那最重要的是让我们能够有耐心去听不同的声音,能把远方未曾谋面的人们当做现实生活中对话的人一样去理解和尊重。

       共情容易,敬意难。《哈利波特》中有一句台词:“黑暗和困难笼罩着前行的道路,很快我们就要在正确和简单的事情之间进行选择。”我们应该选择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做简单的事,一些人在获取知识后很容易膨胀,脑子又很活跃,他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把别人不知道知识这件事转化成他人的弱点去制造焦虑,在利用这个信息差去赚贩卖焦虑的钱,这是简单却不正确的事,毕竟当他制造出一种读书和知识焦虑时,他都已经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没能共情人。因某方面的知识缺乏而感到焦虑和自卑的这种慌张,他也无理解,很多人可能并非出于个人意愿不学习不读书,而是没有条件没有机会去学习,那他在卖弄知识的时候,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其实已经失去了对他的尊重。你会感受到一种掌握知识的傲慢,所以我也想与大家共勉的是,即使读了很多书也不要去炫耀,更不要因此去瞧不起没读书的人。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 ,都如饥似渴的汲取书中的知识,但这些所谓的知识呢往往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以成功作为目的的,特别是这些贩卖读书焦虑的人,基本话术就是跟着他们一起读他的书,你也能平步青云,年薪百万。看我这本书你就能学会怎么开公司翻身成为老板。他们营造了一种读书和成功之间的必然因果联系,而爱好阅读这类书的人则会困顿于“我要成功”的怪圈不能自拔,成功似乎成为了人生所有的意义所在。成绩好固然很重要,但那大多数存在于上学时期,等真正到了工作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不读书也可以过得很好,就是非功利性读书的特点,短期内无法改变或大幅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当我们持续不断的进行更广泛的非功利性阅读后,我们会反问自己,开了公司就一定是成功的吗?成功是必须的吗?反思会让人由内而外的展开。

        我们因为无知而去阅读,我们越阅读越是承认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这个世界不缺聪明的人,这个世界缺的是有智慧的人。就像无问西东所说:“我们不需要完美 ,我们需要的是否能够从心底发出的勇敢、正直和勇气。”

        那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呢 ?有的人说我把书读了一遍就忘了 ,那读书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读书并不是为了炫耀 ,读书只是为了培养智慧。我们不能够想起几天前吃的是什么菜什么饭,但这些东西都成为了我们的养分。读书也是这样。我们很多时候好读书,不求甚解 ,我并不需要记住那些精彩的段落 ,我们只需要去读,慢慢的就会成为我们的养分。我们需要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去对话,我们的阅读不要只停留在读自己喜欢读的 ,我们要读挑战我们的书籍 ,如果一本书不能够挑战我们,那我们如何走出自己狭隘自己的偏见 。卡夫卡说:“一本书就像一把利斧,劈开我们冰封的内心。”

       那么,跟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你准备好了吗?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为什么要读“闲书”? 2022-07-06 21:39:01
行为负责人的担当——读《自主游戏》有感 2022-07-08 08:52:03
宝贝,写给一周岁的你 2022-07-06 21:35:48
《家》读后感 2022-07-08 09:41:03
母亲 2022-07-06 22:11:19
人的奇迹 2022-07-08 09:46:14
“攒塑料袋”与“读书” 2022-07-08 09:30:21
把写博当作一种享受 2022-07-06 22:19:05
读《最好的老师》有感 2022-07-08 09:14:57
每一次锻炼都是成长 2022-07-09 09: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