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2022-07-06 22:11:19 

母亲

今天是母亲的忌日,母亲已经去世三十年了,不由得回想起母亲的一些往事。

母亲姐弟五人,她是家中的老大。据我姥姥说,我的母亲就上了一个月的学,但是每次都得五分,也就是满分哦。当时由于家里弟弟妹妹没人看,再加上女人读书无用论,所以母亲就辍学在家了,因此母亲基本上就是个文盲。

母亲长大后经人介绍认识了父亲,由于仰慕父亲的才华,也不管父亲的成分不好,义无反顾的嫁给了他。这也为以后不幸的婚姻埋下了种子。

母亲和父亲结婚后,由于性格争强好胜,害怕别人看不起她,经常干活不要命,一百多斤的大草篮,我父亲都背不动,她却能背几里地背回家,重了可以多挣工分。也就是那时母亲就已经透支了自己的身体。

母亲在我出生时得了月子病。据我父亲给我讲,当时我姑姑家里穷,没吃的,到我家里要粮食,妈妈正在月子里,我家也不富裕,吃的也不好,而且好像农村有一个规矩,家里有做月子的人,是不能往外送东西的,不吉利。奶奶可怜姑姑尽管给了她,妈妈和奶奶吵了一架后,就没有奶水了,而且天天拉肚子,拉的几乎没了人形。在妈妈月子结束后,是我姥爷经常拉着她到处看病,才保住了性命,但是由于免疫力低下,感染了肺结核,从此和疾病抗争了二十多年。

由于当时贫穷,本来可以痊愈的病,妈妈没有听医生的嘱托,就治疗了俩个疗程,觉得自己的病好了,就不再治疗。

母亲得病后,脾气大变,经常发脾气,骂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让我往东,我绝不敢往西,从没有在母亲的怀里撒过娇。我从小总是想办法讨她的欢心,所以学习一直很努力。慢慢的我也成了母亲的骄傲,她总是在邻里面前夸我懂事,学习好。

在我上小学时,母亲的病都已经比较重了,经常咳嗽,喘不过气,不能劳累。但是我年龄小,父亲经常在外上班,爷爷年龄大,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瘦弱的肩上。

还记得收割小麦时,母亲不能忍受异物吸入,但是可怜我小,又可怜父亲经常不干农活,她总是拖着病体,嘴上蒙着一个纱巾去地里割麦,割着咳嗽着,割着喘着粗气,有时咳嗽的就像要背过气一样。就这样她还总是割的最多,回家还要给我们一家做饭,只恨我自己不能多替替我的母亲。

记得在我上初中时,母亲的病已经比较严重了。有一天早上,母亲病的起不了床,父亲就说:“不用叫小霞去上学了,让她辍学吧。”母亲说:“别,妞学习这么好,不能把她耽误了,我一会都起来。”虽然我很担心母亲的病,但是我也很渴望上学。

母亲虽然一直有病,却总是在我要过星期时,提前打好凉粉,然后坐到我们村的十字路口,等着我回家,每次在村口看到母亲,觉得好幸福。然后回家拌凉粉,第二天炒凉粉,至今我都特别喜欢吃凉粉。

我本以为等我考上学了,生活条件会好一些,母亲就不用这么劳累了,就可以歇歇了,也可以安心的治病了。

谁知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早上,我正在上早自习,却接到了班主任让我回家的通知。我一路上不知摔倒了多少次,也不知脸上是泪水还是汗水赶回了家,却看到了满院子的人,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塌了。可恶的病魔还是无情的夺走了母亲年轻的生命。她去世时才四十三岁。

母亲走了,走的时候手里还拿着给我没有做好的鞋。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对亲人的眷恋和不舍,孤独地一个人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母亲的一生,是与病魔战斗的一生;母亲的一生,是伟大而又平凡的一生。

“子欲养而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母亲 2022-07-06 22:11:19
人的奇迹 2022-07-08 09:46:14
“攒塑料袋”与“读书” 2022-07-08 09:30:21
把写博当作一种享受 2022-07-06 22:19:05
读《最好的老师》有感 2022-07-08 09:14:57
每一次锻炼都是成长 2022-07-09 09:51:11
2022-07-06 22:44:24
亲子相处的艺术 2022-07-08 09:56:24
基于学生立场的备课 2022-07-09 10:16:17
做一个会捧场的父母 2022-07-06 22: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