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民族精神
科学大道第二小学 张西西
我幼时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觉得晦涩难懂。
“匹夫”这个词对当时的我来说太过于粗犷,我怎么都不能把一个人和“匹”字联系在一起。大概对于学习我有着天生的愚钝,因此很多类似的词语都这样不明不白地留在我的心中,我认识他们,可我不理解他们,但他们一直陪伴着我……
有一天,我成为了一名老师,我在再次看到这些词、这些句子的时候,当我给孩子们讲授家国情怀的时候,在某一刻,我就顿悟了……
为什么我们上千年的民族文化传承不息,因为诸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舍身取义、舍生为国”、“先天下之忧而忧”此类的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骨子里。
这周我们来到了课本的第七单元,单元导语以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将孩子们带入到了我们民族英雄的世界,感受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们随着唐朝的王昌龄去到那荒凉寂寞的边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当年出征万里的将士们戍边未回,只能对着一轮皎洁的月光思念家乡的老母与幼子,期待同飞将军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军出现,带领着将士们手刃敌人,一击逼退匈奴!
战火纷飞的年代,虽为女子,却也愿意与国家共存亡,孩子们高声朗读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便已深深感受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那满腔的报国热血,宁死不屈!
“你为何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敌人的铁骑已经踏进我们的国土,民族真是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也”的时刻,十二三岁的周恩来立下少年鸿鹄之志!
在小时候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里,在电视剧《觉醒年代》里,在高中的历史课文图像里,我看到了周恩来总理各个年代的身影,心志坚定,一心为民,学书以救国……当在课堂的结尾,我问孩子们在现如今中国已经愈发强大的情况下,我们还为什么而读书?孩子们斩钉截铁地答道:“为了再也像之前那样被外国人欺负!”“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富强!”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的未来更加充满了希望,“有志者当效此生!”愿这十岁的孩子们也如当年十二岁的周恩来一般少年立大志,一生为大国!
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民族精神,当如范仲淹先生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顾炎武先生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陆游先生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如辛弃疾先生般“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孩子们,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文化!爱我们的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