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是因为我要求太高,所以总是被学生的犯错行为无法释怀,甚至动怒。 这一周来,我没有更新博客,也许是和自己这周太多次失落的心情有关系。 上周总是有班干部向我反映,或者学生在家校联系本上反映,如果老师出去开会,班里纪律就会出现失控的状态。我每次都在生气地怒吼中结束这一天。 这周一这种情况开始加剧。周一下午语文教研组例行教研,本周去南校区听同课异构,三节课讲加上一节课评,整个下午都要呆在南四环,远离学生。 第一节课下课,我的手机嗡嗡地闹了起来,音乐老师的信息来了。她说,咱们班太乱了,下周停课一周。 我的无名火一下子从胸腔冒到脑壳,想着回去怎么收拾这一群让人不省心的孩子们。 我的师父坐在我身边,她拍拍我的手臂,从学校出来了,就把班里的孩子放在班里。周老师也坐在我的身边,她说,不会那么差,回去问清楚情况再生气,音乐课孩子们都想活跃一下也正常。 我稳着自己的情绪直到延时服务时回到班内。 我背着包,从后门走进去,几个孩子瞟见了我回来,面露喜色,但是看我皱着眉头,又低下了头。 我压着声音问,今天纪律怎么样? 孩子们异口同声说,还可以啊。 我又问,真的还可以吗?音乐课怎么样? 孩子们七嘴八舌开始说了起来,我们今天唱歌了!某某某唱歌特别好玩!谁谁谁在别人唱歌时嘲笑他人。 我又一次问,音乐课要停课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沉默了,几个孩子说,老师,某某某他俩上课总是搞怪,让老师生气了。 几个班干部走到我身边给我解释了课上发生的事情。真相让我哭笑不得。 我揪出两个起哄搞怪的男生,让他们俩自己写下音乐课发生的事情。他们俩每人领了一张我独制的违纪单。 我想了很久,不适合学情的授课方式或者管理方法会让学生觉得有空隙可钻,也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或者产生兴奋的因子。 给初一的学生一点成长的空间,给他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 从周二开始,面对学生上课违纪的行为,我分别找他们谈话,有个男孩哭着告诉我,自己小时候在某市某小学纪律最不好的班,他管不住自己的行为。我把他的位置安排在我身边的位置,和我同桌,我和他的父母商量,初一一起规范他的行为习惯。 帮助孩子成长其实也是班主任最主要的任务,与其镇压,不如站在他们的身边,拉起他们的手,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