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印章,大用途 金水区四月天小学 袁青青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是喜欢表扬的。可是当我们口头的表扬过多时,就慢慢失去的效果,这时,就应该换一种能让他们看的见的方式。 ——题记 六年级了,学生背古诗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平时口头的表扬已经激发不了学生们表现的欲望了。这该怎么办呢? 前一段时间,我收拾东西的时候,收拾出来一枚印章,是“优”,这还是我教一年级的时候买的,中间已经好几年没有用过了。 回想起一年级时,我总是会在书写美观、作业完成的非常好的作业本上盖上“优”,期末时学生可以凭借“优”的个数找我领取奖品。到现在我还记得他们围在一起互相数“优”时的情景。 看着眼前的印章,我觉得可以再用起来。 于是,新的规则发布了:第一、在向我背书之前,需要先向两个同桌背诵,同桌认为合格后,需要签字表示认可、通过;第二,给我背诵时,需要先出示同桌的签字,然后再背诵,背诵流畅、意思准确的同学可以自己盖章。第三,不管什么时候找我背,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得到“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同桌检查过关以后在我这背诵出现错误,那么同桌三人都需要将古诗抄写一遍。 为什么要先向同桌背诵呢?首先是为了避免有些同学来我这紧张,经过同桌的两次检查后,他们的心态会好一些,也会自信一些;其次是为了增加他们的熟练程度,不至于在短暂记忆下来我这背,背完就忘;然后就是同桌作为“担保人”,为了不受到抄写惩罚,会格外用心检查,在他们检查的时候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巩固,对被检查者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最后,通过了同桌的检查的同学,来我这背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就都可以得到“优”了,这也可以增强所有人的积极性。 为什么没有设置时间限制呢?最开始我是想过的:任务发布的第一天来找我背诵且合格的,可以得到“优”。可是我又考虑到有部分同学背的比较慢,如果有了时间限制,过了那个时间点,得不到“优”了,是不是就不愿意背了呢?考虑再三,我放弃了时间限制。 新的规则一经发布,同学们热情高涨,早读不需要我督促了,自觉地找同桌背诵,合格后迫不及待地找我背诵,甚至去打扫清洁区的同学还要拿着古诗书。早读、午读都是热火朝天,整个班级内的同学都积极了起来。 施行两周了,班级内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能主动的找我背诵,且几乎都可以得到“优”,以至于现在不用我催,都有同学能够自觉地往后背诵。 可是问题依然存在:还有几个同学,不能来找我背诵。我观察了两周,没有任何积极的样子,好像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困难。近两天,我也反思了一下,可能是因为需要说意思,这对他们有些难度。对于这几个学生来说,下周,我准备单独找他们问清楚情况,适当的降低难度:背诵好诗歌就可以得到“优”,看看这样会不会好一些。 一枚小小的印章,一个红彤彤的“优”,是我对同学们的肯定,也是我对他们的鼓励。我想,当他们翻开古诗书时,当他们看到自己累积的一个个“优”时,内心必定是极为喜悦的,肯定也是备受鼓舞的。 小印章,大用途,这枚印章放班里一个星期,已经被用坏了,新的已经在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