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十八中学创办于1953年,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市级示范性高中,近些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在家校共育方面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特别是在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全国 “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试点校之后,抓住契机,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在新时代家校共育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交流:
一、立足校际,开展多种形式家校共育活动
(一)成立三级家委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我校家长学校自2005年成立以来,建立有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形成网络开展工作,家委会全体成员都可参与学校管理和有关重大决策,如三年发展规划制定、校服订制等;疫情前,学校每周三下午开设“家长开放日”,家长可以推门听课,参观校园,与孩子共进晚餐;每学期开学,邀请家长为获奖学生颁奖,组织家委会代表听取社团纲要汇报、班主任德育纲要汇报等;期中会邀请家长监考,让从事垃圾分类的家长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述相关知识;在家长的帮助和联系下,到多地进行艺术参观与鉴赏活动;趣味运动会邀请家长与老师拔河,拉近了家长与教师的距离,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家长会设有意见箱,征求他们对学校及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艺术节表演和学代会,并行使民主监督权力。
(二)开设家教课堂,丰富家教资源
我校去年成功创上河南省党建示范校,校党委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为家长学校建设献言建策,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充分发挥“五老”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余热,邀请多位五老专家(周慧玲老师、杨承德老师等)给孩子们作报告;我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家庭教育课堂,校长、校内名师、心理教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会走进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家庭教育课堂,对学生及家长做学校工作介绍和学习方法、家庭教育指导。
(三)坚持开展家访,深入孩子家庭
我们认为再先进的信息化设备,都没有面对面的沟通能连接心灵,因此,我校特别重视家访工作,从不走过场。今年10月21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家访工作的指导意见》,更是强调了全员参与,科学谋划。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家访活动方案,校长带头,班主任全员参与,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分工合作,大力开展家校互访活动。大家走进学生家庭,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加强家校沟通。学校把家访工作纳入学期考核,使家校联系活动定质定量,真正落到实处,增进了师生良好关系。
二、借助平台,深化高层次家校共育工作
在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关工委及家长学校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骄人业绩。2021年1月,我校党委书记魏勇应邀出席教育部关工委河南视频调研座谈会,并作为河南省中小学关工委代表发言。2021年4月,我校承办了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党建带关建”现场会。2021年9月,我校作为“郑州市优秀家长学校”代表接受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组织的调研采访,会上就我校家长学校建设工作亮点及家庭教育典型经验进行了交流。我校还先后获得“郑州市教育系统五星级家长学校”“郑州市教育系统特色家长学校”“河南省教育系统特色家长学校”“河南省示范家长学校”“河南省教育系统‘五好关工委’”等多项荣誉。
成绩的取得只能说明过去,其实,我们在家校共育方面还存在许多困惑,例如如何对家长进行科学评价?如何将家庭教育常态化、系统化?尤其是疫情以来,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使得在家校共育合作中缺抓手、缺内容。第三批全国 “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试点校的成功申报,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路径,甚至可以说还有意外的惊喜。
(一)数字化平台资源促进家校共育工作专业化
项目平台资源非常丰富,它有一些指导刊物,《青春期健康》和《中国家庭报·家长学校》周刊,我们给每个班级进行了订阅,它们会以专业的知识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促进朋辈教育;扭转家长的错误家教观念,提升家长的认知能力,让家长争做孩子的“学伴、读伴、玩伴”,跟随孩子一起成长。我们计划利用每周的班主任研讨会、每学期期末的班主任论坛等渠道,选取刊物上面的经典案例进行分享研讨,提高班主任们专业指导水平和班级管理艺术。
(二)数字化平台资源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系统化
平台上的课程内容非常地系统,能够分学段、分年龄进行针对性指导,对我们高中也设有专门的课程。在师资方面既有省部级教育专家等学院派,他们开设有一些理论课,能给家长提供权威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也有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等实战派,能给到家长以实用的方法,并且多层次、全覆盖,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家长的需求。平台上给到的都是全国最专业、最权威的资源,能够使学校结合校情迅速找到自己能用的有用课程,从而深化家校共育工作,确保家校工作的有效性。
(三)数字化平台资源促进家校共育工作常态化
我校从校长、副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到家长全部注册,班主任定期通过家长群准时提醒家长收看每周五专家直播讲座。我们还邀请家长积极参与项目平台上面发布的每周社会实践活动。接下来,我们将以数字化平台上提供的教育教学指导为依托,举行每月一期的家庭教育主题沙龙,让家长能够在沙龙中分享自己在陪伴孩子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感受给更多的家长,以带动整个学校家长的成长与参与,从而形成家校共育的长效机制。
目前,针对我们之前有关家长评价的困惑,我们正在筹备制作“家长护照”,它将采用积分制,利用平台上的量化数据来对家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量化积分的结果将作为我们每学期末优秀家长评选的重要依据。然后再邀请优秀家长进行分享,激发更多家长的学习内驱力,提升整体素质。这可以说是我们成为项目试点校获得的意外收获吧。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前不久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家校合作,切实发挥家校育人合力。面对新时代,我们将继续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家校同心育才,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