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时狗屁都成了战略 失败了战略也是狗屁
——经验介绍是无效的
不能不提到上午课堂中的一个视频——《把妈妈带进课堂的老师》。
视频中,一位男老师每天把患有老年痴呆的妈妈带进课堂,带进食堂……老妈妈在课堂上打盹、在食堂上喂不进去食……常常引起学生的注意。家长们认为这样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联名向校长提出抗议。校长约谈男老师,谈话之际,老妈妈走丢了……学生自发自觉,迅速帮着老师找妈妈。画面一转,副驾驶座位的男孩突然对妈妈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开车拉着你……
教育,是一种影响!
这就是有影响的教育!
好几个专家都提到了“经验萃取”。
我在和“郑州千人教育名家培养对象”和“首席专家培养对象”的交流中,也着重提到这里论点。
我的抓手,是费曼学习法。
但,总感觉论据不足。
今天,有了久违了豁然开朗之感。
黄老师首先引用了一个案例——某山村老师用诗歌轻叩乡村孩子的心门,并出版诗集《大山里的小诗人》
现场引用了很多首学生写的小诗,稚嫩,但真实、感人。
如:
我的爸爸是宇航员,
他说要带我去天上摘星星
我长大了,
他却偷偷开着飞船飞走了。
背景:孩子爸爸出车祸去世……
这位老师用“诗歌”管理班级 教学生写诗……改变了很多孩子……
重点来了——
故事很感人,事例很震撼。
但是,但,你听了会做吗?
假如你想在班级里开展这项活动,怎么做?
有道是“有故事,没方法”,那就只能“有感动,没心动”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经验介绍是无效的。
有一位企业培训家总结了经验介绍之所以无效,是因为有三大问题无法解决。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个问题,介绍经验的人个人色彩一般较为浓厚,含有个人动机,不是真正的培训者。再者这些经验都是经过他合理化和逻辑化之后的东西。有一个在管理课堂上广为流传的话——一个创业者,倘若创业成功了,狗屁都成了战略;创业失败了,战略都成了狗屁。在创业过程中,那些不光鲜的、保密的东西,创业者一般不会说的。
第二个问题,人们往往高估了学习者在经验中萃取经验、学习的能力。事实上,在经验中提取方法是人类的最高智慧。
第三个问题,人们又低估了引发学习者心理防御的力量。经验分享的人高高在上,容易引发学习者的心理防御——他们会把差异放大,然后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把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给它合理化。
但是,经验又如此宝贵,岂能浪费?
有没有一种工具,把经验提炼出来?
今天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