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记,那抹中国红 一一观电影《长津湖》有感
(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 七年级十六班 孟洋)
“一拳打得开,免得百拳来。”毛主席这句话驱散了所有人的踌躇犹豫。为什么毛主席要下令抗美援朝?为什么志愿军们前仆后继奔赴前线?为什么他们背井离乡厮杀战场?为什么他们布衣蔬食,攀山越岭?就是为打出中华民族的气魄,彰显华夏儿女的精气神。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没有飞机火炮的中国军队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小米加步枪毅然鏖战。每当我看到:镜头里的战士能在严寒中如锻铸的钢铁,在焰火中英勇杀敌,虽被扫射得血肉模糊仍稳如磐石,面临死亡的威胁却毫无惧色要和敌军同归于尽——我深深知道是有一个梦想深植他们的灵魂中,有一种信仰深烙在他们的骨子里。“挺住就是一切”是他们的座右铭,“希望下一代生活在一个不再充满硝烟的年代”是他们的憧憬。志愿军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搭起堡垒,守护诞生的新中国。如今岁月静好,国家繁荣的背后,是抗疫逆行者的无私奉献,也是亿万民众地默默付出,更是那个时代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魂。这让我想起孟晚舟回国时说的,“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没错,抗美援朝即使披荆斩棘,赴汤蹈火,只为保家卫国——这就是民族的底色,这就是中国红。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志愿军击破“北极熊团”后,美军狼狈撤离,一个个都失魂落魄,被吓得张惶而逃,途中却看到了一群屹立着冻成冰雕的中国军人;一群在生命最后几秒都岿然不动举枪待命的赤诚军人。
连史密斯也由衷肃然起敬,这种景仰与佩服已超乎国界,敌我之分,他已被这种中国军人顽强的毅力与气势所震憾!
难怪史密斯惊叹道:“这样的军队我们是无法战胜的。”——但外表猖獗的美国无法战胜的仅有志愿军吗?忆往昔,革命先辈在腥风血雨,战火纷飞中实现建国大业;曾记否,海归科学家放弃浮慕荣利,以赤血丹心让核弹横空出世;望今朝,举国上下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抗洪抗疫……当志愿军吃霉土豆,穿薄棉衣在冰天雪地中静候战机时却在懒洋洋地享受感恩节、吃烤火鸡、喝热咖啡的美国佬是永远无法战胜砥砺拼搏、日新月异的中国的!因为这就是自立自强的倔强,因为这就是执着的中国信仰!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硬气,这就是不屈的中国人。
杨根思面对美军,发出了嘶声竭力的呐喊:“我们就算剩最后一个人,也不能让他们从我们脚下通过!!!”我们中国的志愿军之所以能战胜是我军兵力六倍的美军,是因为他们有意志,他们有目标。无论炮火多么冷血,无论敌人多么凶残,无论兵力多么悬殊,因为有“坚守”二字在,中国兵就不会恐惧。我们虽不能上战场,拼命杀敌,但刚毅坚强的品性绝不能丢。艰苦朴素,挡不住昂扬斗志;兵力悬殊,灭不了中华决心。学习和生活上的磨砺随着初中生活地开幕接踵而至,但这些困难有志愿军抗美援朝苦吗?学习成绩不如意,学习压力大,这都不过是湖面上的几痕涟漪,与革命前辈们经历过的惊涛骇浪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挫败并非选择逃避的理由,那只是懦夫当逃兵的借口。唯有坎坷的学习过程才能给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谓“轻松学习”,必定是走马观花。
老师们常说错题很重要,为什么?因为那是我们学习的盲点、纰漏,反而那些满分答卷才是消磨时光的垃圾。电影中腹有韬略的指挥官,弹无虚发的神枪手也不是天赋异禀,而是通过上万次的实践练就而成的。每一次失误都让他们避开陷阱;每一回失败都为他们敲响警钟,这就充分说明了那些战场上的英雄同样是经历跌宕坎坷走过来的。万里从少不更事的顽童,到目睹战争的残酷,眼神从恐惧到惊慌到悲伤到坚定的同时,他也像魔丸哪吒一样从叛逆中觉醒,蜕变成前线战士。毛岸英看到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便毅然决定奔赴前线……困难让他们成长,也让他们更加坚强。因为困难激励我们成长,所以害怕困难就不会成长。要是革命先辈也害怕失败,还会有今朝的生活吗?
说到这里,现在真的彻底岁月静好了吗?有着硝烟的战争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但贸易战,细菌战等无声的战争仍在暗中潜伏。
彭德怀听闻毛岸英牺牲后,那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给我狠狠的打!”如犹在耳!如果现在的我们依然天天靠抖音游戏“续命”,那未来中国与他国科技之间的较量,经济之间的鏖战,这“仗”来打?志愿军行进时,美军战斗机将我军炸的血肉横飞的场景触目惊心、历历在目。——我们若不自强,岂不默认被欺侮?要研发原子弹,美国帮你吗?苏联靠得住吗?只有国家民族自强了,才不会被别人牵制束缚。杨根思说,“就是有九十九个困难,只要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就不困难。”我们作为蓬勃少年就应保持自强的姿态,而不是吊儿郎当,优哉游哉的虚度光阴。
“一个蛋从外被敲开,定会被吃掉,你要能自己从里头啄开,没准儿是只鹰。”志愿军战士冲锋向前,舍生忘死,抛弃一切,只为保国。一切流量明星和青春偶像在他们面前都必将黯然无光,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庸俗的作秀,自强的精神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铭记那抹中国红,最可爱的人啊,我们不会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