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段语文课怎么上? 本学期学校来了十几位新老师,作为年轻学校老教师的我被委任师傅,诚惶诚恐,虽然自己当教师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但是从事小学教学才刚刚一年,对于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更是如同新人,徒弟今年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师徒结对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于是有意思的师徒交流开始了……
按照惯例,新来教师要进行展示课,一来看看新老师的个人风采;二是让新老师在师傅的辅助下尽快适应课堂。徒弟选择了《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我们俩进行了第一次交流:
“你的教学设计呢?”
“我的课件在这里,请师傅看看”
“不行呀,我得知道你上课的环节设计”
“教学设计还没有整出来,没有思路”
“那先找一个班试一试,看看效果”
徒弟选择了一个同年级的班上第一次实验课,导入是请出两个好朋友:青蛙和小鸟,今天讲述一个关于青蛙和小鸟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此处板书用的蓝色粉笔。接下来整体感知,教师播放音频,此处无要求;请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并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出示本课字词,采取青蛙过河的方式,指生一个一个读字,采取小火车开起来方式再读词语;请生再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朗读2-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鸟的话……此时课堂已接近尾声!
上完课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交流:
“你的字词为什么这样设计?”
“课后习题要求讲字词,二年级的学生不认识字呀”
“课标和教参都有字词的教学目标,可是你的教学环节只是呈现了,学生学会了吗?此处只是有这一环节,但是课堂反馈来看,字词的学习是无效的。”
接着我又说“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应该是这节课的重点,通过他们的三组对话,让学生感受青蛙和小鸟的不一样,探讨不一样的深层原因,可是老师发出的指令不清晰,学生学习方向不明确,时间的把控出现了问题。”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幻灯片内容进行了删改。此时我再一次建议徒弟,先确定教学设计,再整理幻灯片。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关注二年级学生学情,哪些地方可以加入小游戏,哪些过渡语和评价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次班级授课开始了!
导入采用了猜谜语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字词采用的过关形式,有奖有帮,尤其是“渴”和“喝”进行了小老师讲解。整体感知,听录音,边听边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走进文本,理解一百多里的意思,学生读出一百多里的距离感;理解无边无际,学生齐读小鸟的话……此时铃声响起。
第三次交流:
“读的形式还可以再多样一些,比如齐读、男女生读、师生读,学生分角色朗读,一种形式的朗读效果不是很大。”
“如何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比如无边无际?”
“无边,学生应该都能理解,际的意思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了”
…………
低段学生教学难度不太高,所以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更加注重知识的扎实,无论是字词的示范还是朗读的指导,都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当老师讲一讲,同时有效的课堂更需要规范的常规进行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