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双减落地后的回声

2021-10-20 16:36:46 

“双减”政策像一声巨雷,划破了被培训机构笼罩的教育天地,不仅雷声滚滚,更是回声漫漫!

有人说:“孩子们终于不用那么累了”

有人说:“又到了拼家长的时候了”

“双减政策”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它是基于我国的国情与教育现状以及国家的发展需要等多方面衍生而来的。

首先国家政策的初衷肯定是利国利民的: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但是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并不是说降低学生的学习的水平,从长远来看,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来就不是以量来取胜的,更应该从质来提升。

《他乡的童年》一部记录了世界各地孩子童年的纪录片让我领略了孩子的童年世界也可以如此多姿多彩,他们的童年并不是被学习课本知识所禁锢了,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课堂,大自然里可以学习生存技能及自然知识、幼儿园食堂里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课堂上更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疑、学有所创,最令我震撼的就是“最好的学校就是家门口的那所学校”,最令我感受到疑惑的是为什么他们的作业那么少、学习几乎没有任何压力,而我们的孩子学习那么努力、那么刻苦,结果却是他们的国家会如此发达呢?一位芬兰家长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中国的孩子学习比较拼命,但是缺乏知识的转化与创造能力。

中国的“分数论”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已经称霸多年,因为高考就是用分数来一锤定音的,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被提上日程多年,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以及教育的发展状况,只能说来日方长。

以前中国的教育政策就像阳春白雪,只是向政府、学校来宣传的,而不是面向家长;而家长的教育方针则是更多的来源于社会经验。

70后及之前的人,他们是将知识红利享受到最大化的一批人,当时由于时代的原因,知识分子匮乏,所以“知识改变命运”,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民变为干部、从老百姓变为海归精英,当然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铁饭碗”,不仅社会地位高,收入好,福利好,所以凭借着自己的社会经验,许多家长仍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靠“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干部,抱上铁饭碗,就衣食无忧了。

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改革和时代的发展变化,80、90甚至00后的人由于享受到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政策,几乎人均大学生,都是知识分子,所以“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变得越来越小了,都几乎越来越弱化对于“铁饭碗”的追求了,不用在城市里就能网购全世界,不用当干部就可以享受各种便民政策,不用当海龟也同样能了解世界,这都得益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但是长辈们还是常常用自己的刻板印象以“不稳定”来否定互联网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眼观来看世界,而不是以过去的经验来看世界。

80以后的人当上家长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多元化了,国家的政策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变得下里巴人了,素质教育的希望就被大家重新点燃,于是各种培训机构开始拔地而起,由于高考的学科性和学校教育的普遍性,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孩子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由于剧场效应的蔓延,学科类的培训也愈演愈烈,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评价,所以只有比别人更强才是硬道理,所以学科类的培训才会屹立不倒,所以中国高中生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外的大学生水平,但是在其他方面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说孩子们的累就像物价一样都是哄抬起来的,所以为了稳定这个局面,国家不得不出手了,让孩子们得以休息,让家长得以轻松,但是这场孩子们的轻松保卫战才刚刚开始,也许有些解读错误,也许有些方法不当,但是这场教育变革势在必行,为了未来的孩子们享受多姿多彩的童年,希望在未来教育的天空里会回荡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征文 双减落地后的回声 2021-10-20 16:36:46
陈逸舟小记 2021-10-21 12:38:16
人生的标签 2021-10-20 14:17:53
严校长“协理” 2021-10-20 15:10:26
冲锋衣——五五班的小月亮(十二) 2021-10-19 21:04:41
如果事与愿违,也请您放心 2021-10-19 18:12:44
和你们初次相见 2021-10-19 18:05:08
那片槐树林 2021-10-19 17:33:02
提升校长领导力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21-10-20 09:38:52
Day17 我为什么要坚持记录培训心得 2021-10-20 15: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