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看教学实录有感
王亭 郑州市二七区西胡垌小学
今天看了自己的教学实录,从旁观者和自身的角度进行了教学反思和教学流程剖析。 作为一篇寓言故事,这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我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总感觉铁罐最后的“悲惨”结局和他的骄傲自大、傲慢无礼有直接关系,这可能是我过多加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导致的吧。但是,容易感情用事的孩子们,估计也会有和我一样想法的。 看了教参和教学设计才明白,这篇课文需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白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看法和性格特点,再通过不同结局的对比明白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陶罐虽然易碎,但耐腐蚀,历久弥新,铁罐虽然很坚固,但不耐腐蚀,时间久了就会生锈、甚至化为尘土。 按照这样的上课流程,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陶罐和铁罐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铁罐只看到了自己坚固的长处,只看到了陶罐易碎的短处,因此傲慢无礼、狂妄自大,实在不应该。 我这样引导孩子们:“如果铁罐意识到了陶罐的长处或者想到自己的短处,他还会这样傲慢无礼吗?”写到这儿,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铁罐就是因为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而是只自满于自己的长处,看到了自己在坚固程度方面比陶罐强,所以才骄傲自大、傲慢无礼。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他这样的性格特点是由于他的看法导致的,或者和看法有很大关系;而陶罐之所以谦虚友善,心态平和,是因为他早就知道彼此的长处和短处,并且明白自己的主要使命是盛东西,所以面对铁罐的奚落才可以有非凡的胸襟、不予理睬,免去了一场争斗,同时也保全了自己。课本中陶罐没有说完的话可能就是要告诉铁罐自己的优点和对方缺点。 在生活中,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处事方式和态度,而处事方式和态度既彰显人物性格,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所以,对外界事物和自身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是一个人命运的基石,这也又一次论证了学习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性。 不知道这样给孩子们讲,孩子们能不能听得懂,算了,三年级而已,完成目标即可,哈哈,等有机会了再和他们聊。 另外,上课时孩子们说铁罐看法时用到的词是:坚硬,我当时只是纠正了一下,板书了“坚固”,现在想来,我应该让孩子们区分一下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坚硬是形容物体表面很硬,而坚固是形容物体的整体很牢固,不易损坏,要用坚硬的话,陶罐也可以用坚硬来形容了。可是上课时只想着总结、板书、进行教学环节,就忽略了这一细节,真是不应该,看来我还是关注自己的教多一些,忽视了学生的学。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