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2021-10-07 22:32:06 

《红楼梦》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张爱玲曾经有三恨,其中之一就是“红楼未完”,我都一次读红楼梦时觉得这句话说的很矫情,不过是一本明清小说,哪里就到了人生三恨的地步。可是随着年岁渐长,我对这本书的印象也越来越深刻,它已经成为了我床头必备的睡前读物,每天闲时读两章,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情,就仿佛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后来我也看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的解读,西方人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每个人眼中都有一本独一无二的《红楼梦》”。各路红学大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历史角度,文学角度,考古角度各种各样。但是抛开这些,《红楼梦》本身不过就是一部小说,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我更喜欢就小说本身进行解读,我更喜欢把它当成一部小说。所以,以下内容只是我自己的浅薄的见识,如果有幸读到,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先说第一章:“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章节,一般小说开篇应该给读者介绍主要人物,最起码也得有个重要的配角登场,但是《红楼梦》的第一章给我们介绍了几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贾雨村、甄士隐、英莲,这几个人在整一部小说并不是至关重要的主要人物,但我们细读第一章之后就会发现,作者此举很有深意;其一是贾雨村和甄士隐的名字,文章中说“我虽不学无术,有何妨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而甄士隐则是曾历经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因此,这两人既可以说是书中的看客,也可以说是书中的人物。其二是甄府的灾难也预示着四大家族的衰败,甄府靠着葫芦庙,甄士隐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年过半百喜得一女,生活富足自在,可是这样的家庭却在一夕之间家破人亡。而贾雨村呢,落魄书生却能一朝扬眉吐气。姑苏一小小昌门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悲剧,更何况势力庞大的四大家族,他们的灭亡也是必然。其三,英莲的出现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第一章的几首诗词,也是埋线千里,运笔于无形。第一首;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首诗我读时只觉得悲凉,《红楼梦》中的第一首古诗确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对生活所迸发出的无奈。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写下这一绝,所以,笔者觉得开篇这两首古诗就是对自己人生的自我评判,而对于他的心血精华,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缩影。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是对英莲的判词,预示着香菱以后的悲惨的命运,元宵佳节之后,仆人弄丢英莲,被拐子拐走后,又遇上呆霸王薛潘,导致香菱致死都想不起自己的家乡和爹娘,终是成为了无根的香菱。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第一章: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2021-10-07 22:32:06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读《温暖教师的温暖随笔》有感 2021-10-07 22:58:12
带上单元整体意识备课 2021-10-06 23:32:54
规则是约定 2021-10-06 22:43:34
青春路上,我与梦想一起奔跑 2021-10-07 00:12:07
参观军事博物馆 2021-10-07 18:38:24
勿忘历史,缅怀先辈 2021-10-06 20:19:59
我的表弟 2021-10-06 16:42:17
云笔不息 2021-10-06 14:49:36
蜜蜂歌 2021-10-07 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