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绿城小学 姜磊
二姨刚打了个电话,其实也没啥事。同事老家种的桃子,特别好吃,就给她送了一箱,结果二姨电话就打过来了,说桃子可好吃,说让我别乱花钱,说让我招呼好俺爸都中了。
二姨是个热心肠,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她都操着心。初中,那时候刚开始实行小学毕业后就近分配,于是我分到了家附近的一个初中,比较尴尬的是学校情况很复杂,学校之前一半是初中,一半是中专,全都在一个校园里,那几年正在改革,马上就要砍掉初中,只留下中专——而我们这个班就是初中招收的最后一届学生。可想而知,情况是多么的尴尬,也应该能想象得到,班里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基本都是家里不太管的,根本无心学习,天天像放疯一样,老师几乎都上不成课,记得数学老师年龄很大,临近退休,每次上课看到那些不学的,都气的真摇头。等到初二上学期,二姨不知道怎么听说了学校的情况,给俺妈提议,要给我转学,很快这事就提上了日程。新学校在二姨家附近,哥就从那儿毕业,又接着在那儿上了高中,戏剧性的是新学校计划要砍掉高中,而哥恰好就是最后一届。那时转学相对简单,很快就办好了手续,就这样。我到了新学校。
关于新学校,其实很多细节都记不太清了,就记得班主任是个严厉的老教师,教数学,也是接近退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姓魏,知性优雅,觉得她气质超好,她总是戴着无框眼镜,因为崇拜她,所以后来当我也戴上眼镜时也最爱无框。英语老师人超好,姓王,也戴眼镜,短发,干练,认真,还记得上课时学新知识点举例子时很喜欢用自己的名字,例如I am Wang Xiao Sheng。写到这儿突然觉得好神奇,以为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结果写着写着,竟然名字出来了。对了,还有帅气的男体育老师,姓韩,写字也好看。也是那时候,才真正知道了班里有学霸是什么概念。
跑远了,主要还是想说二姨。转学后,因为新学校离家比较远,就在二姨家附件近,就这样,我从初二开始了在二姨家的借住生活。二姨姨夫对我特别好,哥是独生子女,他们真是把我当成妞看待。近两年的时间,都是我和姨睡。姨夫就这样被我“挤”走了——他在沙发上凑合了两年。每每想到这儿,都觉得可内疚。用现在的话说,二姨做饭有点像是黑暗料理,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姨夫是厨师,做饭超好吃,爱喝酒,喜欢用大大的茶缸泡茶喝,二姨姨夫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最终我也顺利上了高中,虽然并不是什么特别好的高中,但是如果我还在原来的学校待到毕业,应该是和当时的很多同学一样,只能上中专了。我无意诋毁中专,只是如果没有经历三年高压的高中生活,我觉得人生会有很多遗憾。我也不可能经历高考,不可能上教育学院,也肯定当不成老师,自然也无法在生命中留下那么多难忘的回忆。
人生可能真是这样,我们的很多经历,就是这样的相互牵连,互相影响,一些当时看起来不知道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的事,其实往往会多以后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年,我年近四十,每每想起这些年走过的所有的所有,都觉得很感慨,即使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也是对二姨姨夫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