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起犯错文化,让学生敢于犯错
——《像冠军一样教学》有感
郑州市金水区金桥学校 周逸菲
失败是成功之母,托马斯·爱迪生也曾说道:“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成功的方法。”每个人都会犯错,只有学生承认错误、坦言错误,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冠军教师们建立起了犯错文化,让学生敢于犯错,从错误中学习,快速进步。 “建立让学生敢于犯错和讨论错误的环境,可以减少教师寻找错误的时间,让教师将更多时间用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我们直接建立起犯错文化,学生敢于犯错,就会大胆暴露自己的错误,这对师生来说是有利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暴露出的错误进行纠正,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建立犯错文化,可能有些学生会羞于表达而不了了之,可能有的同学会不懂装懂,这样带来的后果只能是一部分人没有出错,而出错的不敢说,之后还可能犯错。 我们都清楚“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只是轮到学生身上,就不允许“吃堑”了。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很强,往往一看到新鲜有趣的事物,就会本能的用有限的经验、自以为是的做法去探索,即使是做错了,他们依然想知道错误的背后是什么。如果我们对学生进行各种“不”的教育,不允许学生犯一点错误,那么他们对学习的自发性、主动性、积极性就会被扼杀掉,最后,他们会再也不想犯错,也不想主动去尝试、学习了。不仅仅是教师自己要包容学生的错误,在班级也要建立起犯错文化,让学生敢于犯错。“如果有学生答错题时,其他学生嗤之以鼻,或者学生在努力答题时,其他学生却不耐烦地挥手,即使教师竭尽全力,也难以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暴露自己的错误。”在我的一节课堂上,有个后进生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出错了,当时班级里出现了一大片嘲笑的声音,这个学生的脸都红了,虽然他的回答也出乎了我的意料,幸而当时的我及时制止了其他同学,并告诉所有孩子:老师也会犯错,何况是学生呢?我们不能嘲笑别人,当别人犯错的时候说明他不会,我们应该积极帮助他。我想,正是我这一小小的举动触动了一个孩子的心灵,之后的每一节课堂上我都能看到这个孩子高高举起的小手。 聪明的人善于拥抱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聪明的教师善于建立犯错文化,让学生敢于犯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