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青春,都有自己人梦想,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无悔自己的选择!
原属于公安系列警种之一的——经济警察,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这个警种已经取消很多年了。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职责没有改变,那些惊险的故事,还留在记忆里.......
人们大都熟悉特警、刑警、交警……常听到他们那些惊险离奇的故事,然而你可知道经济警察的故事吗?
我曾经就是经济警察当中的一员。那年27岁,在大庆市公安局采油二厂经济警察大队任职,已从警4年了,直到现在还有些朋友在问为什么要弃笔从警。
我原在采油二厂作业大队从事宣传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省、市报纸、刊物、电台等新闻单位刊用稿件多篇,被两家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特约记者。安宁舒适的生活工作足以令同龄人羡慕嫉妒了,可我毅然放弃了提干、晋级的机会,走进了充满艰辛的警营。
可是现实生活中的警营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浪漫,也不像电影电视中描写的那样惊险离奇。孤独寂寞常常伴随着我,我被分配到厂治安联防队,配合公安保卫机关负责厂区治安防范、巡逻、执勤、追捕、看押人犯等工作,打乱了人们所需要的正常生活规律,而且随时都有流血牺牲的危险。
1989年6月9日,我同保卫科吴廷喜同志到安徽省太湖县追捕一个重大盗窃犯,据说犯罪分子是个亡命徒,被抓获后态度非常顽固,力气很大,还会武功。为了完成这次押解任务,我把身上的证件、钥匙等物品交给了吴师傅,同犯罪分子铐在一起寸步不离,连上厕所也是如此。
在此期间正是“64”学潮高潮期,途经合肥、南京、天津等地,不少不怀好意的人问我们是“高自联”的还是“工自联”的。经过三天两夜的艰苦努力,终于把这个犯罪分子安全押解回大庆。
我是一名从警不长时间的新警察,虽然是经济警察,可我干的活却是刑警、治安警。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我虚心向老干警请教,自学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犯罪心理杂谈》和《一个预审员日记》等专业书籍,掌握了法律武器的使用方法。
1989年1月的一天晚上5点多钟,我和作业大队经警分队民警杜晓峰、刘喜忠正在食堂吃饭时,一个穿红色呢子大衣的姑娘气喘嘘嘘地跑近来喊到:“快救救我!后面有个男的追我,要耍流氓。”我们立即冲出去,一个身材高大男青年见我们出来撒腿便跑,没跑多远就被我们抓住了。移交公安机关,经审查,该青年是一个惯犯,多次在公交车上猥亵女乘客。
我是一名经济警察,可我也有七情六欲,但是为了工作,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结婚3年了,孩子都两岁了,可我没有陪她们逛儿童公园和百货大楼。朋友们,你们无法理解作为一个警察的妻子该有多么不容易,她比正常人的妻子多一份担忧,多一份思念,多一份痛苦,默默承受着无形的压力,说句实话,她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警察的工作就是这样没有规律,风风雨雨度春秋,把青春化成金色的盾牌,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警营,把赤胆红心献给了党和人民的安宁,祖国的昌盛,这就是我们的幸福。我终身无悔自己的选择。
来源 大庆油田工会
作者 第二采油厂 刘朝辉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