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英|自知不负广陵春

2021-03-23 08:49:17 

虽然这里还没有春的讯息,可遍地的积雪都没了踪迹,树枝的腰身也已经慢慢变柔了吧?我梦中的江南已是姹紫嫣红了吧,寻着昔日的游踪,再回首,桃花笑春风。


看诗词大赛,看着主持人与嘉宾谈起那些诗词与词人,那兴奋之色,溢于言表,典故脱口而出,俨然古人、今人,都是知己重逢,意犹未尽啊……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愿所有人都能找到心中所爱,才不枉一世啊。所以,我想,如我一样,循着诗词的韵脚,来到“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扬州,肯定不在少数的。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也在,白石安在?广陵安好啊。虽不能腰缠十万贯,虽不能骑鹤上扬州,在烟花三月来到春风十里的扬州路,感受下杏花烟雨的江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江南,隋炀帝殒命的广陵城。



大明寺,这不是我的目的,我要找的,是欧公的平山堂,不期能看到取自少游诗中的“淮东第一观”几个大字,亦诚可乐也。秦观诗《次子由平山堂韵》,赞曰:“栋宇高开今古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翠玉宽。寺槛幽花滋浅泪,风厄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搜索苏轼的平山堂诗,找到这样一首,宋诗人苏轼的《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高会日陪山简醉,狂言屡发次公醒。酒如人面天然白,山向吾曹分外青。江上飞云来北固,槛前修竹忆南屏。六朝兴废馀丘垅,空使奸雄笑宁馨。不是这个韵脚,不管这个,留观。


三老是中华文坛三泰斗,令人高山仰止,如今的平山堂倒是平易近人。看看三老,欧阳修,苏轼,王安石,他们的平山堂。再看看方岳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风流文采,叹为观止。斯人俱远,诗文流转,每每春回,仍歌杨柳春风。一代风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他们是心中的日月,心中的山川,心中的星辰,心中的宇宙。



这匾额上著名的“风流宛在”四个字,出自清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四个字,隐隐衬出了那个醉态可掬的一代文宗。且淘淘,乐尽天真。


觅得这里,就不虚此行的,何况瘦西湖错落宛转,一路春光。这世间的繁花,一茬又一茬,见证了多少朝代的兴替?许许多多的帝王将相,曾在这个世间权倾一时,俱已湮灭,而今安在哉?而如欧公般集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于一体的风流人物,在时间的洪流中,依旧熠熠发光。听说隋炀帝陵也在扬州城,便打车前往。



沿着这古老的石桥,就能走到隋炀帝寂寞的陵墓。他开凿的大运河,至今千里通波,在交通不发达的昔日,给养了运河沿岸,发达了扬州城。就此而论,是不是也是功劳一件?千秋万古,只待他人评说罢,地下岂能有知?慵懒阳光的午后,清静的陵园,园门外,一季的油菜花金黄,在微风中摇曳。



来源 大庆油田工会

作者 信息技术公司 李春英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

       

热门评论
打开大庆油田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李春英|自知不负广陵春 2021-03-23 08:49:18
安然|联合站的灯光 2021-03-23 08:47:35
朱天日|当年会战今犹在 2021-03-23 08:47:18
姚殿军|采油工的“春夏秋冬” 2021-03-22 09:12:50
李娜|电能与春天共舞(组章) 2021-03-22 09:12:31
宋雪梅|一餐一饭总关情 2021-03-22 09:11:58
听他们讲水务人的故事(三) 2021-03-22 09:10:23
杜长霞|阳春三月 2021-03-21 13:37:22
左丽国|雨夜听春 2021-03-20 10:10:08
青苑晓声|越是觉得累,越是要运动 2021-03-19 08:47:18
没看够!下载个大庆油田呗!
大庆油田 有态度的新闻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