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二月,料峭春寒。人们点燃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挥毫落纸表达真挚的祝愿。
暖意升腾,驱散寒凉。依照旧历,正月十五过后,春节才算结束。对于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我来说,无论是正月十五那一碗冒着热气儿的元宵,还是八月十五那一块细嚼慢咽的月饼,都已成为记忆深处的一道珍馐佳肴,为我带来些许欢乐和遐想。
从前,每到元宵节前夕,我都会随母亲去萨尔图买元宵。孩童的脚步好似一阵快乐的疾风,穿梭于烟火漫卷的市场。一会儿流连于冰糖葫芦摊前,仰头看一颗颗山楂披上糖衣的样子,她的面庞剔透、光滑,像一位满载笑意的姑娘;一会儿又辗转到冷饮摊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箱内数十种包装各异的冰棒,瞬间,一准儿挑出自己最钟情的一支,登时心满意足。可买元宵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佳节将近,买元宵的人络绎不绝,虽品种较为单一,多为青红丝馅儿,可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购买热情。摊主利落地用不锈钢小铲将玉珠般的元宵送进袋中,称重、报价,直至顾客满意而归。回到家中,待我一觉醒来,一碗软糯的元宵,已在桌上等我了。
长大后,我不再贪恋齿间的甜意,却被它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农历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啊,如果说阳光给予世人温暖与力量,那么月与夜则让我们学会放慢脚步,聆听源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探寻生命真谛。
此外,这一天也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之一。在古代,只有在元宵节这天,世家小姐才被允许结伴上街看灯赏玩。一年一度,她们又怎能辜负这绚丽多情的夜晚?不由想起《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英俊武士薛绍的邂逅,摘下面具的刹那,她不再是万人瞩目的公主,一只小鹿,在他清澈的眸中奔跑,忽远忽近的蹄声,是她怦怦的心跳……“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也在元宵这日写下《生查子·元夕》,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描绘出一对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婉约柔美的意境。
又是一年元宵节,让我们用心感受节日的温馨,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源 大庆油田报
作者 第九采油厂信息中心 刘琳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