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记忆里,姥姥的童谣似乎是打开新年这个佳节大门的钥匙,听到了它,日子就开始过得充满童趣与期待。推开老房子的门,大人们拿着扫房的扫帚,故意将房角上的灰尘扫到豆丁大的孩子身上,逗弄着让他们跑来跑去,一张张可爱的脸上有了花猫般的胡须,本该变得干净的屋子,灰尘飞扬,隐隐有了“仙境”的味道。只有长辈们的呵斥才能阻止这场近乎碾压的玩闹,可那笑声回荡在屋内,钻进记忆的深处,怎么也消散不去。
“二十九贴窗花,福禄寿到我家”,记忆中的年,是一张张歪七扭八的窗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手里的那把剪刀,就那么地不听话,横也不平,竖也不直,毫无规则地走位,让“四不像”跃然纸上,可怜小小作祟的自尊心,只能硬说成是“年年有余”的抽象版。沐浴在金色阳光里的外婆和姨娘,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一张张折叠的红纸间,嘴角弯弯的,看着孩子间的比试,偶尔指点一二,温和的话语让剪纸这门手艺学起来倒也不枯燥,钟表的秒针跑得飞快,催促着每一张窗花到达了它们应该在的地方,即便是那些略有些“抽象”的孩童作品,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溢出了节日的味道,做足了迎接新年的准备与姿态。
“天花无数月中开,五采祥云绕绛台”,如果说年是一段故事,它的高潮一定是放烟花。孩子们手里拿着香烛,捂着耳朵,点燃引信,流星般的火花从天空直落,等待着夜幕下的每个人许下心愿,那玉树琼花的世界,在夜色中为每一个华夏人重建了天宫的花园。地上的人们欢呼着、吵闹着、欢笑着,享受着年带来的欢乐与祥和,也不知是年让人变得更快乐,还是人们的快乐让年变得更重要,反正年让人有奔头,也让人更加期待。
回忆是一道桥,连接起分处两边的“年”。我们带着期待与记忆,走向未知,走向明天。愿在这新的一年里,我们不再蹉跎,不会迷惘,对明天拥有千种期许,会用汗水播种一个美好的开端,想用脚步去丈量成功的长短,不必事事竭力而往,不求对因果懂得释怀,领略不同的人生阅历与精彩,舍得、会争取,去爱、敢离开,从错误里学习,在顺遂中体悟,用平常应对平淡,用平心看待平凡,用平和拥抱繁杂。
来源 大庆油田报
作者 第七采油厂生产准备大队 于歌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