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下雪了,下雪的日子很多朋友都会拍照留念。群里有一位大姐,看她朋友圈喜欢拍照,春天去红色草原拍野花,夏天四处看荷塘拍莲花。第六采油厂公园里的荷叶还没满满压着水面时,大姐就在微信问我含苞绽放的时间点,等荷花尚未亭亭玉立的日子里,看她把闲淡的日子过成诗,委实让我羡慕。似乎在她那里,生活没有困难。因为即使在那个时候,她也没有停下脚步,拍抱团取暖的苇花,拍湿地凝固的残荷,拍无羽飞扬的萝藦,还有寒风中耀眼红色的山丁子,听冰河上风过的声音。我知道,她一定有烦心事的,只是她一定也把它扔了,装进傍晚时分的垃圾袋,或者把它暂时放下,任由窗台下的暖气风干解体,反正继续的日子就是要美的,任谁都不能打搅。
早餐我是吃的,但对付的时候居多。如果坐班车就去食堂吃,那里早餐就会丰富一些,小米粥、大米粥、黑米粥,更喜欢的是豆浆、包子,还有煮鸡蛋,充满人间烟火气。喜欢这个时候和同事呆在一起,尤其是平时难得同桌的人,大家边吃边聊昨夜或今早的新闻,工作的事记得要少说,因为马上开始的一天都要工作,再聊就会翻脸。
自己开车的时候就在家里吃,要简单许多。偏偏朋友圈里的他们,要让人羡慕嫉妒恨:小女巫的早餐,邻居送的山药豆沙糕,桌布上一起要配淡雅的小白菊;冬至吃个白菜馅的饺子,同时要给新开的杜鹃花一个镜头……在她那里时光不停留地流淌,因为平芜尽处是春山;柏杨老师是做礼仪培训的,早餐则不仅仅是水果鲜蔬,奶油鹅蛋,更是杯碗茶碟,玻璃的,陶制的,形式各异尽显灵动,日复一日不简单,我知道,那是最好的生活。
我曾悄悄在朋友圈发了张星照。那是2020年初,油城疫情突如其来的严重。出门受限,居家办公,正赶上负责的不合格井治理工作必须启动。修井队伍是从吉林拉过来的,下高速时要去高速口接,驻井后又是制定防疫方案,又要讨论技术措施,忙碌的有些昏天黑地。上班的路因为居家办公而异常通畅,让压抑的心情略畅快了许多。
中午时分,每个人都在自己屋里吃盒饭,但大伙还饶有兴致地晒晒白菜、土豆。很快,井架就高高竖起来了,路上雪水搅着污泥,风肆虐地吹过整个荒野,到这就要稍稍做停歇,于是每次去井场都要先帮着把入口的安全牌扶起来。我和同事小楚到现场,有一项工作就是要长时间地站在罐车顶上读压力表。三四米高的美式罐车,车顶上有着比大草原上更冷的风。白日西沉,夜晚来临,小小井场就像大海中的孤岛,城里的灯火远去了,周遭只有深沉的大地和夜。站久了,脚冷脖子酸,抬起头,忽然发现远方那如写意般的几笔枯树枝上的紫色天幕里,有一颗闪亮的星,特别耀眼,于是就心生希望,充满力量。
每逢年关的汇报,总要在最后加上几句感谢的话,感谢支持,感谢包容,也感谢批评,虽然岁岁年年话语如斯,其实代表了最真诚的感受。忙完这一切,发现窗外的雪已然不知何时停了,雪后的天特别晴朗,像即将到来的崭新的每一天。
来源 大庆油田工会
作者 第六采油厂 王永强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