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本来是2020年春节档的贺岁影片,由于庚子年年初的新冠疫情的全面爆发,而不得不从院线临时退出。在中国党和政府积极管控下,疫情迅速的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控制。一些娱乐场馆也陆陆续续的开始了有序的开放,春节档撤档的影片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了。而这篇想要论说的电影,名字也由原来的《中国女排》改为《夺冠》,在国庆期间和中国的广大观众见面。由于换档和疫情的原因,不管《夺冠》的票房最终成绩如何,我都得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说它是一部好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部励志影片。女排精神本身作为一个符号已经植入了中国人的心中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她们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也背负着太多中国人的精神包袱。中国女排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来说,是一个永恒的回忆。那时苦难的中国人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伤痛的记忆,百废待兴,亟需这样一种力量来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霾。不知道是历史的选择还是命运的眷顾,中国女排在历经改革开放的的大潮,走出国门,向国外的先进技战术取长补短,经过艰苦卓绝的训练、顽强不屈的拼搏,终于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骄人战绩。从此中国女排也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上路了。女排赢了,全国人民欢呼雀跃,掌声喝彩声接连不断。输了,各种批评的声音、咒骂的声音接踵而至。正如片中所说的:“为什么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是啊,中国人在历经了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新中国,却因为十年动乱的浩劫,我们又回到了解放前,我们需要崛起,我们需要胜利,我们需要冠军!
在失败面前,中国人再也输不起了!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代表中华民族,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你们会后悔一辈子。”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影片从八十年代袁伟民教练、队长孙晋芳、主力队员郎平为切入点,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精诚合作的团结,取得了五连冠的骄人战绩开始,以时间为轴,将近四十年的跨度,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郎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在中国队当主攻手,引领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走上了国际最高的领奖台,她走出国门,作为美国女排的主教练,又引领美国女排站上了世界冠军的位置,回到国内任教,她又将自己未竟的梦想依托在中国女排的姑娘身上,引领她们引领中国人重新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尊严。郎平终于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也实现了她的梦想。
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竞技场上也没有一支永远的王者。终有一天,我们会在国际赛场上,将体育赛事作为一项竞技运动,而不是将夺冠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那一天,就是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时,但是我们的拼搏精神将永生,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中油电能 于伟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