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怀念无期

2020-11-10 09:03:47 

清明的雨水冰冷的滴落在我的脸颊,勾起了我心灵唯一的伤痛,让我回想起了一位长眠的亲人,这位亲人就是带我如母的亲姨。

她的离去让我陷入了无尽的悲痛,她慈祥的面容,温暖的目光,她的善良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一个人无论平时多么淡定,多么乐观和豁达,但清明的时候都会别有一番感慨和沉痛的哀思,泪水也会忍不住的落下,那种难言的伤感只能是一种无奈。亲人离去化作尘土,但是怀念没有期限。



还记得小的时候,大概是在二十几年前,我去我姨家玩儿,她收拾箱柜时翻到了一把油纸伞。

当时的我感觉很好奇很新鲜,因为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油纸伞的模样,把伞撑开的那一刻,更是一种满心的意外和惊喜,伞撑是用竹子做的,做工非常精致巧妙,不仅具有传统古风的美,更象征古人的聪明智慧。对于我一个半大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件稀罕的宝贝。我姨见我喜欢,于是就把伞送给了我。

我如获至宝的将伞收藏起来,偶尔拿出来欣赏一番,但是从来没有舍得用过。

爱惜物品,收藏一些自认为稀奇的宝贝可能是一般女孩子的天性,这把油纸伞就这样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一晃儿陪伴了我二十几年。

这把油纸伞不仅是代表童年那一时段的成长经历和思想变化,更是凝结了弥足珍贵的亲情的象征。没想到的是,这把油纸伞竟成为了我姨留给我的唯一的纪念物,是我一生的回忆和念想。



从小到大我姨对我如母亲一般的疼爱,她有两个儿子,膝下没有女儿,所以一直把我当女儿一样看待。

我每次去她家,她都会把家里最好的菜拿出来做给我吃,我最喜欢吃我姨做的油闷大虾,现如今再怎么挥掌大勺也吃不到当年那个味道了。

那个时候,我没事就往她家跑,就像回自己家一样,我姨的性格开朗大方,而且颇有才华,唱歌、弹琴、画画样样精通。只可惜在她们成长的那个年代生活比较艰苦,家里贫困,能吃饱饭都不容易,所以只能辍学,她的才华自然也就被埋没了。

我姨有一把琴,名叫“凤凰琴”,是二三十年前流行的一种乐器,形似古琴,六根琴弦,用拨片弹奏。如今的乐器商行已经买不到了,她经常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看的我很是羡慕。

受我姨的影响,后来我也慢慢对唱歌弹琴感兴趣,她非常支持我鼓励我,为此还给我联系了专业的音乐辅导老师,每次还陪着我一起去听课,我心里清楚,我姨是怕我一个人学习坚持不住,才陪我一起听课,回家我们在一起练习一起探讨,在她的再三鼓励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考上了理想的艺术院校,当时我是我们班级里唯一考上艺校的学生,我心里非常自豪,只是后期在某种特殊原因下我决定放弃了走艺术这条路。

这一段的成长经历对我来说很珍贵,因为自那时起我的内心才逐渐变得更强大和自信,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我姨比我母亲更懂我。

我姨朴素了一辈子,手里攒了一些为数不多的金银首饰,她平时不怎么戴,还都惦记着送给我,我内心非常感动,但是我回绝了,我告诉我姨首饰将来应该留给自己的儿媳妇,这个我是不能收下的。

我姨对我的爱如同母爱,从小到大我心里一直埋藏着一段话想对她讲:“感恩从小到大您给予我的纯净,真切、无私的爱,弥补了我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中所缺失的一部分温暖,感恩生命中有您的陪伴......”


我姨的一生曲折而坎坷,历经沧桑和磨难,回望她人生的历程,有讲不完的心酸。

她们那一代的人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家里姊妹6人,从小生活就非常艰苦,后期又由于家里环境的一些变故,她一个人挣钱四口人花销,生活负担加重导致经济一直困难。

为了贴补家用,我姨起早贪黑的做小买卖挣钱,风里来雨里去,不畏严寒酷暑,一干就是十几年,身体也烙下不少毛病,好容易盼儿子结婚了,也熬到了退休的年纪,眼看日子越来越好,劳苦一辈子该享受清福的时候,人却突然生病没了。

她走那年才58岁,距现在已经十年过去了,是被突发的脑淤血夺去了生命,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她去世一周前还去过我家,感觉身体挺健康,有说有笑,没什么大碍,后来就去大医院开药,医生说她血压达到220,需要住院,结果住院一周后人就突然没了。人生苦短,往往等不及来日方长。我姨的一生很平凡,却在平凡中闪烁着善良,坚定,永不屈服的人格光辉。

如今我们早已经是阴阳两隔,如果她还活着,我在这世上将收获更多的亲情和温暖。如果她还活着,我也一定像女儿一样孝顺她,让她感受有女儿的幸福。

而如今,我也只能用余生来怀念她对我的好。每逢风清景明的日子我都会采摘一株艾草,或是放风筝,哪怕是仰望一片流云,让魂魄与逝去的亲人在天上相逢,愿我的亲人在远方能长安息、幸福,愿来生我们还能继续做亲人。



没有经历过失去至爱的亲人,不会知道生命有多脆弱。没有经历过生死,就不会真正领悟人生的意义。

人生无常,生命短暂,有时你一转身,有些人就真的从此不见了。清明时节,我们除了祭奠和缅怀那些长眠的亲人,先烈等逝者,更要珍惜当下,珍惜身边还俱在的亲人和朋友,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

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清明”这个洗心之时,真正的让心“清”和“明”。有句话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学会感恩,学会满足,让生活变得简单一点,快乐一些,更有价值。


作者 第七采油厂 王丹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

热门评论
打开大庆油田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情暖重阳,乐活人生 2020-10-25 08:15:52
刘海巍|致敬 2020-11-10 09:03:16
王丹|怀念无期 2020-11-10 09:03:47
陈景波|“合璧”随想 2020-11-09 11:00:00
刘宇飞|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2020-11-08 11:49:24
刘佳|凤凰山游记 2020-11-08 11:35:42
杜长霞|生活不只是冰山 2020-11-08 09:00:00
贺丙臣|温暖 2020-11-07 14:00:00
于伟|拥抱冬天 2020-11-07 12:00:00
李欢欢|隔着半个地球去想你 2020-11-07 11:00:00
没看够!下载个大庆油田呗!
大庆油田 有态度的新闻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