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沉,四季更替,转眼间又到了秋天。秋天,带着一丝凉意,席卷全身,秋天,也带着一份惆怅,思绪万千。“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我走在秋天的路上,心里一阵伤感,看着纷纷落下的树叶,深黄干枯的叶片苏索这对枝的留恋,也不仅让我想起了去世多年的爷爷。
我是一名“油三代”。我的爷爷是一名老会战,1959 年随着甘肃玉门油田支援大庆油田的会战队伍来到了这里,从此余生就扎根在了这个“第二故乡”。有人说石油意味着漂泊、意味着拓荒,那个年代的石油人真是凭着血肉之躯拿下的大油田,小时候总听爷爷讲他们刚来到大庆时住过的大帐篷、干打垒,讲他们怎么从习惯西北的气候到后来适应东北天寒地冻的环境……那个时候总是像故事一样听一听,从没有感同身受过。但当我也从事了石油工作,便慢慢体会到那个年代石油生产的艰难,也体会到了爷爷心里的“乡愁”。
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爷爷是甘肃省酒泉市人,一辈子都带着西北人的倔强和耿直。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爷爷总是在晚上点起灯,拿起稿纸,给老家的人写信,几百字之间,浓缩了爷爷的思念。虽然爷爷平时从来不说,但是长大之后的我,分明感受到了他对故乡的那份牵挂。但是,他还是选择扎根在了这个他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地方,直到走到人生尽头。
爷爷的故乡,我从未去过。长大后的我,也很想了解爷爷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是个什么样子。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五千年。提及甘肃,我会想到这个西部省份虽然经济稍显落后,但人民善良而朴实。
历史上的甘肃为人们留下了太多文化宝藏:敦煌莫高窟翩翩飞天,几度踏梦而来;嘉峪雄关狼烟虽已散去,依然令人神往;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流光溢彩、如梦如幻,奏响了华夏文化壮美的序曲;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不断在浩宇苍穹中划出新的历史痕迹……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交汇地,这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奠基地,这里也是现代文化的重要创造地。这里就是爷爷的家乡——甘肃。
我思念我的爷爷,我珍视爷爷珍视的“第二故乡”——油城大庆;我也想带着爷爷的故事去甘肃老家寻找他生活过的痕迹,去看看他家乡现在的样子。
作者 第九采油厂新肇采油作业区 裴莹莹
编辑 杨帆
责编 张靓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